2004/12/13

2004/12/12

體檢

體檢總給我一股龐大的壓力,平常熬夜、喝咖啡、過度用眼等等罪惡感,會在一瞬間爆發出來。而因為管理失當缺乏效率的體檢作業,則讓每個診斷室的外面大排長龍,漫長的等待除了增加焦慮與不耐之外,過好的聽力總是不小心會聽到其他人的徵狀。

醫生:「你這個腫瘤有點惡化,可能是癌細胞,你應該馬上處理。」
前一位受檢者:「......。」
醫生:「好,下一位。」

我戰戰兢兢的躺在床上。心臟的跳動那樣沈重,我只好不斷的幻想巴西蔚藍的海岸,Astrud Gilberto舒緩的唱著'thr Girl from Ipanema',假裝雙眼閉上之後,聽到的是潮水拍打在岸上的聲音。

也許和其他年紀較長的前輩們比起來,我的狀況好很多,該慶幸我還健康,還是正慢慢步入他們的後塵?聽說有很多人拒絕接受員工健康檢查寧可被罰款,會不會是因為無法承受老化與病痛的事實,寧可假裝什麼問題都沒有,繼續原本的生活。就癌症來說,倒是曾經不只一次聽說,心理狀態絕對會影響生理,所以,也許什麼都不知道,快快樂樂過日子,反而可以活的比較自在?:P

人總是無法面對這一面,如果相對於體檢,還有一種「心檢」,專門檢測人們心理健康的程度,我想會有更多人拒絕檢查吧,畢竟自己人生觀與態度必須提出來遭受考驗這樣的事情,是多數人都不堪一擊的罩門。

電控濃縮咖啡壺

耶誕繽紛禮盒和電控濃縮咖啡壺,看起來真是吸引人,找熟人購買可以到75折價格,不過,想想買了這個壺是為了什麼?因為想在公司幽雅舒適的喝咖啡?如果只是為了這個目的,那現在手邊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咖啡壺,難道沒有一個辦的到嗎?

我的確是喜歡摩卡壺的,喜歡他的方便和口感,更喜歡觀看在咖啡烹調時,水轉變為水蒸氣,殺氣騰騰的經過了咖啡渣,然後像是湧泉一般的冒出濃郁芳香的黑色物體。一早把壺往瓦斯爐上一放,小火一開,刷牙洗臉後,「噗噗噗」的水蒸氣響起,好喝的咖啡已經等著你了。

但瓦斯爐可不是隨處可得阿!

濾壓壺也可以快速簡單的泡出好咖啡,但是清洗比較不容易,而口感也和摩卡的濃郁大異其趣。所以,這樣是要說服我自己,的確需要購買電控濃縮咖啡壺嗎?

nonono,且看我這幾天冷靜的程度吧:P

舞台


Railroad Tycoon3,玩玩看這款有趣的火車的小遊戲。

遊戲方塊中,有起點和終點,左邊有三個鐵軌拼圖,隨機出現各種不同的鐵道型態。組合這些鐵道型態,會影響火車前往終點的路線。一開始,當方塊還很空曠時,我們可以隨性的放置,幸運的話,連續的幾個方塊,就能很快達到終點,但一開始的幾個步驟,卻也可能導致train crashed,或者永遠無法達到目的地。

就像是生命中的平步青雲,就學階段只是隨手拿到的鐵軌拼往第一志願,雖然順遂,一切也顯的理所當然,得來容易,不過,這樣的生命演進,難道是最佳解?也許走來拐彎抹角,多點心思,才能在抵達終點前,得到較高分。

所以,你是否曾經想過,現在的你,為什麼在這個位置,這是你想要的嘛。


光芒萬丈描述的是一位舞藝超群的舞者,但因為先天的瘖啞,而被擋在成名的舞台之外。也許,我們欠缺的不是能力,而是一個適合的舞台。

2004/12/06

BBspot - Which File Extension Are You?

哈哈,有趣的測試,雖然很多選項我根本不知道該怎樣選(沒有適合我的)。
.pdf阿,還真是毫無特色,大家功用^^,不過他的殺傷力在於,如果你要讓大家共用,以企業的角度,就必須購買acrobat完整版囉^^

You are .pdf No matter where you go you look the same. You are an acrobat.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o you than the printed word.


2004/11/26

購物也是一種緣分

「購物也是一種緣分」,當這樣的念頭逐漸在心中確立下來,限時搶購對我起不了作用,沒買到的不會後悔,相對的買貴了也不會覺得生氣,大概是和那個特價品沒有緣份吧,也許下一個會更好!

最近有兩則新聞讓我覺得很有趣國內最貴總統套房 一天八萬八 頂級禮遇客人,以及20G iPOD的推出(當然容量的演進會相當快速)。

這兩種產品,其實給我很類似的感覺。在總統級套房裡面,號稱提供最完善的設備,包括音響、CD、餐點等等。但是仔細想想,在24小時之內,根本不可能全部享盡。就像iPod一樣,如果將他定位為walkman或是mpman anyway,在戶外的時間其實根本不需要這樣大容量的音樂。也許會有人說,拿來當汽車音響,可以不重複的聆聽、對於歌曲有較大的選擇性,而且不需要放很多CD在車上;「不重複的聆聽」,關鍵在於「遺忘」上一次聽這首歌的感覺,而20G上萬首歌的容量早就超過一般人的極限了。

至此我不禁要問,到底人們購買的,是什麼東西?在這兩個例子之中,很明顯的,買到的東西比有能力使用到,或勢必要的多很多,而他對心滿意足的消費者而言,價值到底在哪裡?我自己認為,是一種「自由」,而且並不是實質的「自由」,而是一種對於「自由」的想像,一種選擇的權力。也許我用不到那麼多,但我確有高高在上的權力,結果,八萬八住了旅館,睡了一個晚上什麼都忘記了,幾萬首之中,還有八成的歌還沒聽過,因為常聽的歌就是那幾首。

所以我是不是可以開始販賣一種服務,也許是包月制,或是套裝制,比如說一個月可以讓你看上萬部電影,每一片的價格比單片觀賞來的低,但絕對比一般人一個月可以觀賞影片的極限來的高。賣的是什麼?是消費者對「權力」的遐想,一種與生俱來的慾望吧。

2004/11/17

沒啥好多說的吧



沒啥好多說的吧 快看就對啦!

重複符號


我承認我一直是一個小聰明而不求甚解的人,小時候如此,長大時更是如此,雖然讓我順利的過關斬將如在溪上的石子投機的跳躍過去,卻也因為幾次不慎落水跌的很深,該怎麼說呢?我還是非常羨慕那些腳踏實地有耐心的人。

以前學音樂時,在譜上面有個重複符號,出現這個符號時,在之前的每個小節之間,都必須要重複彈奏一次,可是一來我沒耐心作同樣的事情,心裡覺得沒效率,二來我又急著想知道下個段落的音樂,尤其是轉換過的第二個段落,所以從沒有好好的按照譜上的記號彈奏,而老師則是覺得我已經彈奏熟練了,也沒有怎樣要求我。

可是現在回頭聆聽那些曲式段落,才赫然發現,懶惰的我,因為少了幾個重複,所以完全無法體回重複兩次彈奏的意義和美感。聰明反被聰明誤,欲速則不達,我想就是我最佳寫照吧,所以即使老師好言相勸要我去念音樂班,現在卻還是一個坐在音響前面陶醉的傢伙了。

2004/11/14

超自然能力

2004/11/14 09:00 Discovery星期天話題:有透視眼的女孩
這個節目的背景,我只能從斷簡殘編中拼湊起來,因為並不是完整的觀賞完畢。

一位莫斯科的小女孩,他自稱有透視人體的能力,可以準確說出人身體內的病痛。在當地頗有名氣,許多人不遠千里的來找他看病,也因此引起當地某些醫界人士的不滿。這也引起了遠在紐約的一群科學家的注意,他們打算利用科學的方法來探究這個超自然的奧秘。

一群受測者到女孩的面前,跟女孩聊天,透過口譯員的翻譯,女孩將對方的身體病痛幾乎無誤的說出,受測者中幾乎全部都被女孩的能力感到折服,只有其中一名抱著懷疑的態度,他覺得女孩似乎是很籠統的說出病狀,如果對了,大概是瞎貓碰到死老鼠。

研究人員則是感到憂慮,因為女孩總是非常直接的將病痛說出,這會導致病患心理壓力,進而由心理影響生理。另一方面,一位研究人員說了很有趣的話。從過去各種超自然能力看來,可以大致歸納為三類:第一類是完全的謊言。第二類是特異功能者具有十足的想像力,而他們將這種突如其來的影像描述出來,並認為是某種天賦與天意。第三種則是或許真的具備超自然能力。

女孩相當年輕而誠懇,而且對自己的能力信心滿滿,也不畏懼任何測試,應該可以排除掉騙人的因素,但研究人員認為,女孩會不會是在和受測者互動時,藉由對方的言語與肢體動作,透過敏銳的觀察力做出聯想與判斷。因此在第二階段的測試時,他們斷絕讓女孩與受測者溝通的機會。他們把七位受測者的病例分析給女孩聽,並仔細描述其醫學上的病徵,以免女孩因為缺乏醫療知識而誤判,同時也充分的回答女孩提出的所有疑問。接下來則由女孩觀看七名受測者,在無法交談的情況下,說出七種病症與七位受測者的對應關係。實驗設定女孩只要可以答對5組,就算是合格通過測試,女孩答對了四組,其實結果還是很令人訝異的,因為要用瞎猜而得到4組正確答案,機率也很低(我沒去算,印象中是1/50)不過女孩卻答錯了一個研究人員認為應該很容易的答案,就是其中有個受測者,腦部裝有鐵板,這樣明顯的特色,自稱具有特異功能的女孩,卻無法看出。

我想,也許這樣的能力,和我們所可以想像的「透視」也不一樣吧。女孩後來回到莫斯科,並決定進入醫學院學習正統醫學。

這個節目引起我興趣的在於紐約研究人員所說的三種狀況:完全的謊言、想像力與觀察力、真正的超自然能力。讓我想到某些命理大師,除了依照類似統計結果的紫微星象等之外,靠的多半還是敏銳的觀察力,並在和對方互動過程中,引導出真正的答案,也就是第二種狀況。

可以來測個字玩玩,文字或許呈現的也是一種圖像,是測字者當時的潛意識或者關於問題的聯想等等,當然筆畫,筆跡也是考量的因素。我常常會想,中文可以這樣測字,那其他語言不知道可不可以。

2004/11/12

書摘就像紀念品

很多遊客到了觀光景點就是猛買紀念品,回到家之後,可以跟大伯炫耀「這是淺草的仙貝」、「那是天鵝堡的鑰匙圈」至於旅程中的記憶呢,其實寥寥無幾。

書摘就像紀念品,我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假裝自己看了很多書,但其實對書的劇情卻是斷簡殘編、支離破碎、似懂非懂,雖然如此,偶而掉掉書袋時,還可以唬唬人,最好連作者的原文姓名也可以倒背如流。

人們總是貪得無厭,對於逝去的東西亟欲追回,想用永恆取代瞬間,所以紀念品就像是「到此一遊」的戳記,記憶可能逝去,紀念品卻可以帶回家收藏。然而不知怎的,紀念品,一種表象、一種標籤,卻逐漸取代了本體。人們不在乎永恆的記憶,而是用永恆的事物,證明曾經存在的事實。

書摘是為了幫助讀者快速瀏覽書本內容,進而決定是不是值得深入閱讀,然而就像紀念品、就像名牌、就像其他很多事物一樣,成為一種逐漸和本體遠離的標記了。

2004/11/11

記錄與劇情

好的紀錄,儘量真實平實,要完全排除個人主觀幾乎是不可能,不過,能夠以一種不渲染的姿態引導觀賞者進入。

劇情,就容易刻意製造出期望的reaction,感人肺腑?我只覺得很假,還不如原作來的平易近人。

家政課

我記得以前高中上家政課,有縫紉機的練習,家政教室有一整排的勝家,按照號碼一人一台.

我很雖,分配到一台很爛的機器,那台機器皮帶鬆了會一直「烙鍊」,結果我一整個學期沒有多少次機會可以練習勝家,不過我卻學會了修理「烙鍊」,可以幫同學修理.

我們家政老師不是個好老師.我知道有些人不太愛上家政課.會找槍手幫忙做那些作業.不過我本來就很愛玩那些東西.

有一次有個香包,我們老師都會去買材料包,裡面的布都剪好了,只要按圖索驥就可以.可是我這人這麼搞怪怎麼可能跟著人家那樣做.我做成一個扇子,把一個比較寬的圓環,剪下一段來,變成摺扇.扇子竹片部分用中國結的線,在接口的部分我打一個鈕釦結,下面在做鬚鬚.

我動作很快提早交,結果我們老師沒有誇獎我,他跟我說:[這個不是你做的]

我楞一下,我說:[是阿這我做的]

他說不是,後來他把坐我旁邊的同學叫過去,問他那是不是我做的.

片校A就算我同學沒看到也要說有看到我在做阿,我同學當然幫我講話,他才很勉為其難給我90分.

我每個作業分數都很高不過最後期末分數不高,我猜他還是有給我扣回來.

我覺得這是我以前的個性,笨笨很踏實,自己辛苦工作的人,然後老師不知道,就以為你偷吃步不認真,現在當然不會這樣了.

2004/10/28

Memo Lamb

1.英特爾在四川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部署局部通信網路這篇新聞我覺得很有趣,其實有不少啟發。

2.社區大樓網站可以幹嘛?實體社群->虛擬社群,重新再度落實到實體社群時,也才是發揮他的意義和power的時候。要怎樣定位?要怎樣賺錢?要靠什麼賺錢?

3.廣播總是可以聽到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原來史特拉文斯基喜歡吃蜂蜜,各式各樣高級的蜂蜜,有位俄國作曲家聽到「火鳥」最後一樂章時,大受感動,心想原來俄國當代還有這麼令人振奮的作曲家,於是千里迢迢的帶著辛苦尋來的高級蜂蜜,現給他。至於這個送蜂蜜的作曲家是誰呢?是大名鼎鼎的拉赫曼尼諾夫阿^^真是可愛。再次聽到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有種令人落淚的感動!

4.TV Champion結合LC。

2004/10/26

Villa Shodhen by Le Corbusier


Villa Shodhan

建築設計:Le Corbusier

完成時間:1956年

座落地點:Ahmedabad, India

Villa Shodhan位於Sabarmati River西側的Ellisbridge,距離Millowners'棉紡織協會大廈只有一英里,緊鄰郊區的鐵道,是為即將結婚的單身漢Hutheesing先生設計的,之後Shodhan先生又將建築物買下來。Hutheesing先生非常好客,這棟住宅因此需能表現出其社會、經濟地位。採用混凝土框架式結構,其間安置了各種不同量體的泥凝土匣。為了使住宅的機能很適切的配合當地的狀況,他不僅考慮當地氣候上的需要,同時也研究了反應當地居民生活風格的印度型生活方式。

適應當地氣候的設計方針

柯比意在設計時曾說:「…舒適就是要涼爽,它是一股氣流,是陰影;但太陽在合宜的季節、適當的時間,還是必須照的進來。這裡到處是蚊子,窗子必須打開;但不能不考慮到特殊的防蚊設備。」「這裡的問題是酷熱的陽光和一年四季不同的氣溫以及乾濕的狀況…」在Villa Shodhan中,藉由立方塊量體斜置後,東北與東南面平淡的兩面牆避開了太陽的直射與與火車的噪音,西北及西南兩面向花園,大傘的屋頂下建立一系列不同尺度、不同高度的遮蔭平台,藉以引入戶外的微風,組隔了午後最炙熱的陽光,整棟建築物就像一棟巨大的散熱體。

材料與結構的巧妙運用

由於頻繁活動的需要,Villa Shodhan強迫人們多方向的去移動,不斷改變位置去瀏覽多方向的量體,並使人體驗新的要素-多色天花板所巧妙展現的上部空間。結構元素和非結構元素的組合,很巧妙的暗示了外部主要面和次要面的不同。壁體雖是混凝土牆,卻因其並列和安置的方式,使人覺得柱子是承重的,而強卻是非承重要素。

豐富多樣的空間變化

基地上的景觀變化主要受制於彎曲分佈的小丘,小丘之一的頂端設有一個游泳池,使得如雕塑般尖銳的矩形建築,更容易和環境銜接在一起。斷面上並置的單一、雙重甚至三重的量體,給予Villa Shodhan空間上的活力。在地面層,挑高二層的起居室,往上直至花園;斜坡道可以通到聚集臥室的三層高露台。基地上的景觀變化主要受制於彎曲分佈的小丘,小丘之一的頂端設有一個游泳池,使得如雕塑般尖銳的矩形建築,更容易和環境銜接在一起。

Le Corbusier


建築界永遠的異數--Le Corbusier

柯比意在「邁向建築」一書中宣稱「…基本造型是最美麗的,因其清晰明確的特性使然。…經由計算,工程師們運用了幾何形體,以幾何形體滿足了我們的眼睛,並以數學滿足了我們的心靈;他們的作品正朝向偉大的藝術途徑。」

1923年的說法,和22年後的偉大作品:朗香教堂複雜多變的平面立面與空間,卻是大相逕庭。殊不論時空轉變建築師心境上的物換星移,事實上跳脫幾何的非幾何線條,早已常態地出現在柯比意的平面圖之中,即使如Villa Savoy這種方正純粹的立方體,柯比意也在屋頂日光浴的遮牆做了不規則的曲線處理亦是令人印象深刻。

柯比意曾經這樣描述自己的創作歷程:「一項任務定下來,我的習慣是把它存在腦子裡,幾個月一筆也不畫。…然後,
到某一天,喀噠一下,內在的自然創造過程完成。你抓起一支筆、一根炭條、一些色筆(顏色很關鍵),在紙上畫來畫去,想法出來了。」

在他的設計過程中,依然同其他建築師一般,存有相當部分的「黑箱」設計過程,甚至,柯比意又比他人更多了一些如同藝術家或畫家的直覺與執著,很多時候並非總是理性如「邁向建築」所述。建築師本身,或是表現在其設計作品中的矛盾性與複雜性, 一再地被後人所討論,比如說VENTURI的「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曾梓峰的碩士論文「柯比意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等等等。

Ken Ishii


日本備受國際矚目的電音樂家--Ken Ishii

Ken Ishii
出生於日本東京 1970
其他演出化名:FLR、FLARE
類型:電子
風格:Detroit Techno, Club/Dance, Techno
身份:DJ, Producer
音樂:Ominous, Trippy, Hypnotic, Detached, Clinical, Nocturnal,
Eerie

日本籍的TECHNO樂手KEN ISHII列席當今TECHNO樂界最具創意與實驗性的作曲者之一。雖然作品具有明確的舞曲走向與底特律派的架構,ISHII的前衛作曲技巧,如半音階的使用以及數位合成的顯著影響,都使他成為底特律汽車城市傳統美學的極大異數。

出身於東京,ISHII作品大部分是對Derrick May等人作品的迴響,而非受到同樣突出,更機巧的日本電子實驗派樂團如YMO、Haruomi Hosono的影響。

ISHII在90年代初期才開始發表自己的作品-以他的名義在R&S錄音,及其他化名如Rising Sun (for ESP), Utu (Plus 8), Flare (Sublime),and Yoga (ESP)。他在93-94年在R&S的作品以及為SUBLIME錄製的Reference to Difference都是標準的未來派TECHNO作品。
除了融合了英式BLEEP及BREAKBEAT TECHNO的元素,也包含20世紀前衛因樂的成分,ISHII在他最好的作品中,將TECHNO精確的旋律結構嵌入混沌與分裂的元素。如同Black Dog, B12,以及其他超現實的實驗派音樂家一樣,即使DJ們經常拒絕播放ISHII最具挑戰性的作品,他的音樂還是獲得DJ們的讚賞。雖然一直到最近在日本都還是默默無聞,在全球TECHNO樂界才初嶄頭角,ISHII在1995以Jelly Tones一舉拓展更廣大聽眾群,並促城市界巡迴,逐漸獲得作曲家與DJ的美名。除了接踵而來的表演與DJ行程,ISHII也為Keiichi Suzuki, Tokyo Skaparadise Orchestra,Cova, and Masatoshi Nagase混音。Sleeping Madness是1999年在R&S發表四年來的首張專輯,Flatspin接著在一年後發行。

--
這一篇是從AMG轉翻下來的 用我不太通順的英文

Skim.com

High Tech Toy:Skim.com的設計創意

HTT介紹了一個叫SKIM.COM(應該是這樣吧)的服裝設計,每件衣服上面都有個CODE
而每個CODE都對應到擁有者的身份

換句話說 如果在路上看到一個美女,只要記下他的CODE,就可以到SKIM.COM的網頁依照這個CODE寄EMAIL給她喔,呴呴呴

其實這種東西就跟把住址或ICQ寫在衣服上面有點像,只不過這組CODE也成為服裝設計的一部份,或者是圖案,而且這些服飾也並不像其他(比如說ICQ)僅限於T SHIRT的作法,在設計上別出心裁也很用心

--
結論
網路似乎把人與人的距離扯開了,而如果這又是現代人溝通不可避免的媒介,那麼這些CODE是不是又把人和人貼近了點

所以說面對現有的趨勢與社會現象,真正能掌握先機者,應該是那些可以樂觀面對並開放心胸接受的人,與其一味的所謂檢討,或是和過去比較,批評,永遠都無法解決問題的,不如正對問題並切中要害

不然大家都來飛鴿傳書好了,呼呼

Harry Potter


關於哈利的個性

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在HP裡面 對於人物的描寫相當生動,比如說HERMIONE RON這些角色,我閉著眼睛都可以想像這些人物活生生的在眼前,並揣摩其個性,不過 故事的主角HARRY,卻很難對他有什麼特別的印象

小丸子故事中的角色也是相當精彩,對小丸子本身的描寫也很清晰,懶散 好逸惡勞,但卻既善良又有正義感,EVA裡的碇貞嗣是個優柔寡斷令人牙癢癢 半大不小 小男人,同樣身為主角的HARRY呢,他的角色很模糊呢

HARRY生日是7/31 獅子座,和ROWLING同一天,不過感覺不出他有獅子座的特質,唯一從故事中可以得知的是一些表層的東西,比如說他很重視朋友,很勇敢,但在某種層面上來看,也是相當的宿命與悲觀,講的白一點 甚至有點...冷眼

在CHAMBER OF SECRET裡面,他因為說了PARCELTONGUE而被懷疑為SLYTHERIN的傳人
整個HUFFLEPUFFS都懷疑是他傷害了JUSTIN,在現實的狀況下,這應該是相當的難受
不過在故事裡卻描寫(或者說輕描淡寫),他冷靜,或冷淡,或無奈的接受的這個事實,任由FRED AND GEORGE開他的玩笑(當然他們是出於善意的),然後默默的準備著兩個禮拜後會派上用場的POLYJUICE POTION

這是其中一個例子,他也曾經被DRACO取笑為愛出風頭,或是自己把名字丟入火杯中等等,在1-4集中,大部分因為他與生俱來的命運(和VOLDEMORT無可逃避的關連性),他遭遇了許許多多的誤解與壓力,而他都默默的承受了

也許是從小在DURSLEY家中受到太多的委屈,因此他已經默默的習慣了這些遭遇,同時也練就了相當堅韌的個性,另一方面無論在HOGWARTS的遭遇有多麼危險與糟糕,和MUGGLE世界的悲慘生活比起來,他依然相當喜歡魔法世界的生活,因此也格外珍惜,或許是這樣,當然也或許是因為ROWLING想要賦予他更多的英雄特質,所謂故事中的英雄通常會因其特殊事蹟而忽略了凡人特質描述,偶而總會和讀者產生距離感
我覺得不太像是這樣,反而覺得ROWLING想要描寫的,是面對宿命而勇敢面對命運的HARRY,這倒有點像是作者本人的寫照,換句話說,HARRY的確是具有極高的韌性與勇氣,面對無法逃避與無法避免的事實,說真的,這樣的個性,或描述,真的有點難參透,喔耶

TELEVISION




由Tom Verlaine領導的電視,在七0年代的作品真的很棒,不論是吉他的solo部份
或是主唱"念唱"式的表達,不但在當時獨領風騷,甚至影響了八0年代許多樂團,felt的主唱Lawrence就表示過深受電視的啟發。

marquee moon這張專輯中,see no evil. prove it. friction. marquee moon等八首歌,可以說是個個精彩,光是聽吉他部份的演奏就讓人感動許久,幾乎每首歌都有非常精彩的solo表現,TOM VERLAINE.RICHARD LLOYD兩把吉他簡單俐落的對談,主唱漫不經心的念詞....

"marquee moon"這首歌長達十分鐘,前面3~4分鐘交代完主旋律後,就進入solo的部份,最美的地方莫過於中後段(大約8分鐘後吧),音樂中斷前吉他往上爬升的部份,細而高的吉他像是先開珠簾,輕而曼妙的帶著聽者飛躍雲端,.......
然後所有音樂中斷
.
.
.
由鼓聲帶起,劃破短暫的寧靜,接下來是layer by layer,吉他.貝斯.最後是主唱
接著重複主旋律,然後結束,唉!真是太美了,好棒的一首歌

嗯!其他的歌也很精彩,像是常被翻唱的"little johnny jewel"(被siousxie & banshees翻唱,不過不是收在marquee moon裡面)

television歷年專輯
MARQUEE MOON(1977)
ADVENTURE(1978)
BLOW UP(1982)
TELEVISION(1992)
這個TELEVISION是70年代的老團,團長是及他手兼主唱TOM VERLAINE,同一時期的西岸樂團還有X..TALKING HEAD..BLONDIE什麼的,有人稱為NEW WAVE..也有人稱為美國的PUNK,ANYWAY這種分類聽聽就好不是頂重要

因為是老團阿,所以所有的樂器都不帶電子味,就是很基本的雙及他..BASS.DRUM和VOCAL,相對的可以聽到比較精彩的SOLO表現喔,尤其是當時的錄音方式很古老,所以可以清楚的聽到兩把及他的位置分佈,在聽MARQUEE MOON這首歌時,可以聽到很棒的雙及他表現,還有..那種動輒4-5分鐘的演奏..

TOM VERLAIN的唱腔很特別也很經典,就是那種念唱式的,聽起來比LOU REED來的..恩..乾一些,好像比較平一點..少了些帶感情的抑揚頓挫,感覺起來會變的有點像是樂器的表現了

TELEVISION影響後來的樂團不少,像是FELT就是很經點的例子,有些人將80年代NEW MUSIC的遠祖,回溯至VELVET UNDERGROUND和TELEVISION,或許也是這個原因吧
報告完畢

2004/10/24

海-天


the Sea and the sky

「城南舊事」中的另一篇文章「我們看海去」又是一段令我聲淚俱下的文章><

「....我不知道他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分不清這些,就像我分不清楚海跟天一樣,...」

這種感覺就像,當我隨著年事漸長,逐漸搞不清楚什麼是黑,什麼是白,在我的世界裡,只有灰階,一切都是灰濛濛的一片,沒有絕對。

沒有絕對,只有相對,沒有永遠,只有瞬息萬變,這就是生命吧。

科技


mouse

我不是盧德族,不過今天早晨,忽然對滑鼠有點反感!憑什麼我必須屈服自己,抓著一個不太好握的東西,轉動上面的滾輪,冒著手指扭傷的危險,不斷的click click。
好吧,饒了滑鼠一命,那鍵盤呢?為了要和電腦溝通,(啥?溝通?有唔搞錯?)還要先學會記住26個字母在鍵盤上的排列方式,學會了也罷,接著還要記住37個注音符號加上四聲分佈的位置!搞什麼?為了方便學習還要不斷學習更不方便的操作方式?

為什麼要這樣走?為什麼科技要這樣發展?其實根本不是理所當然。
最可悲的事情:當我想要抱怨這件事情時,居然還要拿著滑鼠、敲著鍵盤、看著電腦螢幕,到底是人類操作了工具,還是被工具給奴役了。

「工具損壞了器官,這無論是在光學、聲學或在交通運輸上都是一樣的」------ Kafka(1971)

數字




看過一則故事,內容是描述一個土著民族,沒有人會算數,不過族長總是可以掌握族群的數目。他在一口袋子裡裝了和人口同數的石頭,大的黑石頭代表男人,大的白石頭代表女人,小石頭代表小孩。有人過世則丟棄一枚石頭,有生力軍加入則新增一枚石頭。所以他從來就不需要真的計算清楚人口數,卻可以掌握袋中的石頭。
有些事情其實很難搞清楚,或者根本無法搞清楚,就像是一整陀交雜的棉絮。但想想,真的需要把所有的結都解開了,所有的疑惑都排除,才算是真正的瞭解事物的本質嗎?我想不盡然^^

就像我自己吧,從來沒真的懂過我,只知道是個善變的大頭,情緒可以像switch一樣切換自如,且自己毫無意識,不過那又如何呢,這一整陀加起來的總和,就是我,完整的我,切掉任何一部分,不管是優點、缺點或特質,就不是我了(就
像是搞錯了袋子中的石頭)。

問:「你要我丟掉袋中的一些石頭,或者是喜歡,並接納整個袋子?」
答:「當然是整個袋子。」
OK!賞你個小羊

可憐與可悲


depressed

我總覺得,有些老是覺得自己最可憐的人很可悲。

也許有些人會勸說這一類可憐人:「其實你不是最可憐的啦,還有人比你更慘。...」不過我可不願意這樣說,因為比來比去,難道非得要找到一個最可憐的極值才肯罷休??

如果老是覺得自己很可憐,就容易把比自己幸福的人看為假想敵(誰又知道誰比誰幸福?)一方面強化別人的缺失,一方面鞏固自己的悲情,結果別人越來越可惡,自己越來越可憐,好像生氣與憤怒的權利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講話可以比較大
聲,對別人頤指氣使也是理所當然。誰比較可憐?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這種自以為可憐的人,很可悲。真的處境艱辛的人怡然自得,一點都不可憐;反而是一大堆生在福中不知福,欲求不滿的幸運兒,充滿憤恨抱怨,可悲的很。

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大概也不拖這樣的原因吧。

結論:自以為自己很可憐,就會變得越來越可憐,這到不是說啥心想事成之類的,即使外在環境不改變,單就這樣不健康的心態,就足以影響可憐指數(別問我這指數是啥,我還沒有研究出來)。

還有一件事情我覺的也很沒有意義,就是去比較「誰比較可憐」,「誰比較悲情」。基本上比來比去本來就是很沒有意義的事情,更何況是比較誰可憐。

那種場合有點像是,在大災難過後,比較誰的損失較多,想想,這是多麼殘忍的行徑,而且當「比較」的同時,事件本身會被「量化」或是「具象化」:他家走了2個人,那家走了3人,損失一個致愛與損失女人一名,我想這其間有很大的差異,數量也無法代表可憐指數!(我還沒算出來,先別問我)

曾經看過一個知名作家比較228事件與猶太人被大屠殺@@基本上,他作了這樣的比較讓我對他的印象頓時下滑很多......

[比較]讓人盲目麻木,漸失焦點頓失同情心。還有,感覺、感情這種東西,沒事不要拿來作無意義的比較。最好,什麼事情都不要作比較。本來就沒分別了。

技術




你是技術人員嗎?我接著要說的話沒有看不起技術人員的意思,在現在科技遠遠走在需求之前的時代,你還抱持著以前的專業傲慢嗎?當顧客提出需求時,還是習慣以一句:「這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我辦不到!」來推塞嗎?那你等著回家吃自己好了!

問題點就在於「科技遠遠走在需求之前」,你做出來的東西根本不是基本需求,換句話說,當設計出新的產品時,還要花很多心力來教育和說服消費者來使用。如果你作不到這一點,那麼空有超強功能卻沒有賣點,那..有個屁用?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手機為啥要可以拍照?手機為啥要可以上網?價格又貴,又不是必要的功能,真的好玩嗎?這的確可以變成好玩的東西,所以廠商要「告訴」消費者,「這個真的很好玩喔」,然後等大部分的人都有了照相功能手機,你可能會覺得,恩,有一支可以照相的手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姑且不論廠商的宣傳手法,這裡只是要闡明一件事情,不要再把消費者當白癡看(即使他們真的是白癡),別忘了付錢的是大爺,尤其你賣的東西不是絕對必要,又是替代性高、選擇性多的時代!

Customer Profile III




他是一個年約70的老伯,班白的頭髮,西裝畢挺,說起話來有濃厚的大蒜味,含糊的語調讓我猶豫,不知該用國語或台語為他解說。

在我做完產品介紹的開場之後,他相當有興趣的掏出他的機型,遠超過我對該年齡層使用者的印象,那是一款相當先進的產品,而持用者卻是一位連自己的電話號碼都必須看記事簿的老伯。我幫他設定完成之後,他接著又掏出另一款機型,這更令人訝異了,是甫上市未久的最新款式,我一方面是懷疑他購買的原因,一方面也是質疑他是否完全發揮了該種機型的功能,於是詢問他的使用狀態,老伯則是得意的秀出了他的作品,畫面中是他宛如模特兒般的女兒,驚為天人^^。

在最近幾次的業務推廣中,我以經逐漸打破對消費者使用習性的印象了。看來整個市場生態正在轉變中,而我持樂觀態度。

Customer Profile II




[親情01]

那是一個父親帶著女兒,女孩年紀很輕,有著雪白的肌膚和圓圓的臉蛋,我忘不了他的笑容和單邊迷人的酒窩。

女孩看上一款高單價的產品,父親慈祥的看著他,問他是不是真的想要。他笑得靦靦,抬頭看看父親的眼神,也許是猶豫產品的價格。

[親情02]

母親帶著三個女兒一起出現在展場,要我為他設定產品的功能,之後就要女孩們來學習與幫忙挑選產品內容。

母親的眼神閃著開心的光輝,我知道他心底比女孩們還新奇高興。也許是多了和女孩溝通的話題。

「你多選幾種吧,這樣你以後要常常來用喔。」

旁觀的我覺得很窩心,早就忘了自己是個業務推廣。

crash test dummy


crash test dummy

(我不是要說那個樂團喔^^)crash test dummy就是指用來做汽車衝撞測試的假人,對汽車設計與行車安全都有很重大的影響與意義。
不過昨天看Discovery卻提到,crash test dummy即將面臨「絕跡」(我蠻喜歡這個動詞的)的命運,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在汽車設計普遍考量安全氣囊與安全帶的設計時,已經大大降低了死亡機率,所需要考慮的不再是「降低事故死亡率」,而是如何將傷害減輕,如外傷、骨折等等。因此需要測試的反而是局部傷害的狀況,而不是衝撞對人體所造成的後果。簡單的說,假人針對衝撞的測試,已普遍的將結果考量利用於汽車設計之中,假人測試幾乎可以說不再必要,而主人翁也可以功成身退,也就是節目中提到的「絕跡」。
第二個原因是電腦模擬技術日新月異,不但可以取代實際測試,甚至可以達成更多的模擬狀況。以往利用假人測試時,無法針對活人對事故發生瞬間的「反應」以及操作做進一步考慮,而電腦模擬則可達到某種程度的人為「反應」模擬。成本降低且更加逼真。
汽車發明之前沒有汽車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太多了才需要測試假人,測試假人解決了部分問題功成身退,卻緊接著有其他問題必須解決,而必須有其他發明來處理。所以科技進步到底是解決了問題,還是製造更多問題來解決,然後增加許多就業機會和世紀富豪?

介質




上次看日本豪宅鑑賞,其中一個豪宅(日式老建築)的女主人,和兒子媳婦住在一起,而他有個女兒是小有名氣的建築師。

這個建築師女兒幫他們在老建築後方蓋了兩棟房子,母親與兒子一家各據一方,蓋的十分有特色。

母親居住的那一棟,是兩層樓建築,第一層四周環繞的玻璃,第二層則是有一面傾斜的玻璃牆,可以讓溫暖的陽光照遍母親的臥房,但是從外觀完全看不出內部新穎的設計,感覺起來就像是老建築的一部份。

兒子那一棟就相當大膽而特殊了,為了配合媳婦(鋼琴家)時常舉辦演奏會,因此他在房屋外頭設了很多裝在滑軌上的大片玻璃窗,平時這些玻璃窗是居家的外牆(滑軌延伸到戶外),而需要擴充場地時則可以將這些玻璃窗往外推開,將室內的空間延伸到室外,形成一個以玻璃窗透明元素圍塑的寬敞空間,並且和戶外的日式庭園合為一體。

說到這邊 關於這個設計有沒有聯想到啥,沒錯 就是日本和室的隔間門版,不管在機能或設計構思上,都是一棟似乎可以和老建築相輔相成的獨特設計作品。

講了這樣多 其實我都還沒說到重點,這時節目主持人就訪問了母親,對新建築的看法,沒想到母親面有難色的說,他不喜歡這個房子,他喜歡種植花花草草,希望在房子周圍設有窗台,不過他建築師女兒超討厭花台的設計,因此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主持人又訪問了小孫子,沒想到這小子超白目的,面對自己姑姑設計的住家,居然馬上皺起眉頭說「好熱喔」,一副相當不滿意的樣子,惹的媳婦相當不好意思的圓場,說夏天有點熱 冬天有點冷。

看到這裡真是令人譁然,一個在外表看似相當傑出的設計,在使用者的眼中卻是如此的不切實際。

也許面對使用者的責難,設計者會一貫的拿出「品味」等的差異來搪塞,但所謂品味有問題 要是解釋成「不懂的設計」或是「無法體會設計深意」等等,我覺得實在是相當值得深思的想法喔。

畢竟[物]與[用] 設計者與使用者之間,還有一段空間 充滿模糊的介質^^ 。

選項

2004-03-18 20:13:49

其實我不懂政治 不懂法 只是有感而發..
民主既然是架構在多數決議之上
勢必在某些層面就是落入"選項"過渡單純化
或接近二元論的窘境
或是多數暴力的危機
總覺得它的價值與存在的意義
雖然在於每個人(或參與者)具有發聲的權利
但沒有任何承諾可以保障個人意見

關於選項過渡單純化的描述
事實上每個參與者勢必有幾乎因人而異完全不同的見解
但為了簡化某些程序
因此意見必須經過歸納整合單純化
之後的選項早已變形甚至曲解
是否還能完整代表眾人的意見?
或者只是妥協程度的差異?
是否如同可以經過設計與引導的各種問卷調查
只是一種工具?

期末評圖

期末評圖終於結束了!

(在學校公告的學期結束那一週之後的星期三 晚上8點)

整整36個小時 每天上午八點到下午八點 除了中午短短一個小時的休息
大家的心情都覺得輕鬆極了
(當然在自己報告結束的時候就呈現這樣的狀態)
有點神智恍惚與飄飄然
滿腦咖啡因 和充滿呼吸道的濃濃煙味 取代了的一個禮拜睡眠時間
總算可以好好休息的時候
卻偏偏想要繼續熬夜通宵好好的酒足飯飽 唱歌玩樂一番

反正不管好的、壞的 有過、沒過 是褒、是貶
總之都已經發表完了
該匝的錢也匝了 該得罪的親朋好友也得罪光了
接下來面對的是幾個月可以裝傻讓頭腦放假的暑假

這時負責總評的老師忽然宣布了一個有點晴天霹靂的消息
(為什麼要加上「忽然」兩字呢
因為他已經說了整整20分鐘沒一個字進到同學腦袋裡的話)

「這次的成績佔總成績的50% 晚點會請助教公告在公佈欄
另外的50% 我打算請各位再做一個另類的發表,
不需要太華麗的PRESENTATION,我要求的只要有口頭報告和書面報告即可,
當然表現的形式依個人需要而定 完全不加以限制,

請描述在這個設計案之中 你覺得有哪些缺失
或者有哪些細節其實是你打從一開始就忽略的 卻在設計案進行到一半
甚至是快要完成時才發現的 但時間緊迫 因此利用種種技巧掩飾掉了
其他要是可以提出改善的方法 或者可以改進的地方
甚至是個人的作息調配出了問題導致的問題點 都可以提出來
當然對於指導老師有什麼意見 也可以
描述的越清楚越詳細 分數越高
相反的要是有相當明顯的疏忽而沒有提出來
可能就不會拿到好成績了

這50%不影響這三天發表的成績..............」

大家不禁一陣錯愕
上了這麼久的設計課 做過那麼多的練習
第一次遇到這樣的評分方式
------------------------------------------------------------------------
在Donald A. Norman的「設計心理學」中
有一段對於當代設計師(最主要是針對實業界的設計師而言)的描述

「....設計家都很聰明,他們對任何東西都有辦法想出聽起來很有
道理的例子,因此日積月累,衍生了很多功能。結果很簡單的弁遄A越造越複雜。」

設計師面對業主 面對老闆 往往有許許多多的壓力與考量
在時間壓力與薪水的衡量之下 久而久之
什麼是好的設計漸漸的被 「說服他人」(說服老闆 說服客戶等等)的重要性取代
而這種心態其實並不是在出社會時才養成的
在學校時 學生被訓練為「說服老師」或「說服同學」
為了達到這種目的 當然必須先「說服自己」
設計科系的學生大多能言善道 可以把死的說成活的 活的說成仙
這是在長時間面對PRESENTATION的質問與壓力所訓練出來的
在一連串的「說服」事件中
常常導致積非成是而使的自己看不清楚事實的真相
當然對設計的KEYPOINT也模糊了
這種學習真的有幫助嗎?
(我是指除了信口胡謅之外)

能誠實面對自己的人 比較能看清楚事物的權衡
而這點就整個設計而言
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
否則終其一生只能永遠陷在自以為是(反正只要說服的了自己和別人)的迷團之中了

Hideki Kaji


Hideki Kaji

Kaji曾經在接受訪問中提及,自己最喜歡的樂團是80年代由Roddy Frame領軍的Aztec Camera以及法國的Tahiti 80。由這個角度切入Kaji的音樂似乎有點奇怪,因為對我而言,Kaji本身的音樂幾乎凌駕在這兩個我也很喜歡的樂團之上。

Aztec Camera的音樂溫暖、溫馨,充滿了年輕而略帶稚氣的音樂堅持,Hign Land Hard Rain專輯中連串起整張作品的空心吉他,總是令人印象深刻而難忘。Tahiti 80主唱乾澀的聲音、作品Heartbeat豐富的旋律清純之外又多了華麗。但Kaji的音樂又如何呢?

換個角度來說好了,曾經伴隨過我的Kaji,分別是出現在怎樣的事件之中。
拼死命找工作考試的時期,劃過慢慢長夜的是"the fireworks candy & puppydog store"輕快復古的旋律。緊張忙碌的一連串工作之中,"tea"充滿北歐風味的輕鬆音樂,為我降低不少緊張的情緒。

他的音樂,就是輕鬆、可愛、沒有壓力,或許沒有一些偉大作品中的沈重議題、創作野心與企圖,但,音樂之於我,在年紀漸長的歲月中,難道就只是任憑如joy division般沈重的生命包袱,讓自己無限制的耽溺於激情之中?有時高潮迭起,一點點這樣silly的可愛而甜美的作品,也可以很雋永。

動物篇-獵狗


GRAY HOUND

國家地理頻道介紹賽狗

參與比賽的清一色都是一種叫做GRAY HOUND的賽犬,這種狗從中古世紀就被貴族視為打獵時的最佳玩伴,身材姣好 聰明 當然..速度極快....

比賽與訓練這種賽狗時,因為狩獵的本能是靠視覺的刺激,因此通常使用一個機械兔繞著場地打轉,讓一大群可愛的狗兒們追著跑

對賽狗迷而言,他們在乎的根本不是狗兒本身,場上跑的狗、貓或是馬..都無關緊要,高額的賭金與賭博的快感才是最大的因素

也由於如此豐厚的利潤,狗場主人不斷的培育新品種,如此造成兩個可怕的下場:
1.狗兒過渡繁殖
2.場上的賽狗淘汰率很快
結果這些狗兒通常活不過四歲,就會從比賽退休 進入流浪狗之家打針安樂死,這還是比較幸運的狗,有的狗場根本是將數百隻無利用餘地的狗活活餓死,甚至是活埋。

畫面一下子轉到賽狗場地,看到周圍有那麼多興奮的觀眾,真是令人做噁,一群美麗的生物就在有心者的過渡繁殖與酷刑之下犧牲。

誰要為這種事情負責?賽狗協會理事長擺出一副,「這是狗場的錯 他們不應該過渡繁殖.」.?當然 狗迷們壓根不會想到這種事..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狗,而是比賽與賭博。

結果還要靠很多義務奉獻空間與食物的人,收留這些可愛的狗 讓人認養。

.........天阿 知道GRAY HOUND有多麼可愛嗎....

動物篇-熊


Bear

巴基斯坦有一種鬥熊的「遊戲」,就是抓來大隻的黑熊,將牙齒和爪子磨掉,然後用繩子綁起來。在廣場中央放兩三隻鬥犬去和熊打架,天阿 血肉模糊!熊和狗兩敗俱傷,人群就在旁邊看得很愉快。這種活動是全巴基斯坦人的興趣,參與的包括議員和警察,場外還為了一群很興奮的小朋友,想必長大以後他們一樣會舉辦這種活動,現在西方保護動物組織就很痛心,古羅馬競技場裡也是有這樣的活動,只不過大部分是以人對獅子啥有的沒的。

大陸上前一陣子也是為了要得到熊膽汁,把一隻一隻的熊關起來,然後在籠子下面放一個管,每天像在擠牛奶一樣,從熊身上取膽汁,真的很可憐。其實抗議歸抗議,問題出在人的態度,因為這些動物被當成一種商品,所以當我們去抗議熊取膽汁的活動時,那些人就會反問你,那牛奶你喝不喝?你怎麼不去抗議?或是..那摔跤、鬥犬、拳擊你看不看等等的,重點在於..雖然程度不同 但是本意都是相近的。

這裡我想提到兩個觀點,一個是消費的型態,我們這個貨幣時代,所有的消費行為都是虛擬的,生產者並不因為他自己餓肚子或是有特別的需求才養牛,而是為了錢
要錢幹嘛,本來是為了要購買日常所需,但是這個需求通常也被虛擬模糊了。所以..只是為了賺錢。我一直很欣賞一些原住民對於自然的態度,當他們在捕抓山豬時,是懷著一種感恩的心態,今天要感謝自然孕育了一隻野豬,才讓他們全家得以溫飽,不管是自己食用或是透過交易換取別的東西。

今天雖然我不吃肉,但是我吃菜,同樣的,我認為當我們在食用所有的食物,或是由自然獲取資源時,也要抱著感恩的心態,吃牛排時,牛在你點餐以前已經被宰割了,所以要把他全部吃完,不然牛的犧牲就白費了,這種觀念很難一下子講清楚...。

另一個作法是一些保育團體比較消極一點的方式,比如說一些動物的毛皮,因為一再地被補殺攫取,與其這樣 他們就會建一些養殖場,專門生產取毛皮用的動物,已杜絕濫殺,這種作法有點像是,撲滅森林大火時的一些手段...,真的很消極,但是面對木已成舟的消費型態,好像也頗無奈....。

動物篇-小綠鷺


greenbackheron

小綠鷺是很聰明的鳥,曾經有人發現有「釣魚」的行為,牠先到公園撿麵包屑,用嘴巴叼著放置在水面,等魚被吸引靠近時,就大口把獵物叼住。

不過這種行為和黑猩猩使用工具的行為不一樣,因為小綠鷺不會透過親子或團體間的經驗傳授,讓特殊的技能流傳下來,因此一隻會釣魚的小綠鷺只能算是異數。

其實很多高等的動物都會透過教育與學習作經驗傳承,最常見的就是親子間的學習
以殺人鯨為例吧,他們透過親子互動以及集體獵殺的行為,讓捕食獵物的技巧得以傳承。

鯨魚目前的這種知識傳遞有限,因為他們缺乏有系統的記錄方式,比如說文字 圖案 符號 語言等等,因此沒辦法累積與快速進步。

不過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後,鯨魚或許會演化,而為了因應鯨魚社會的現代化,必須有分工制度,有些鯨魚照顧小孩,有些鯨魚捕魚,有些補海豹,有些當衛兵....因此他們必須利用鯨魚幣當成交易的工具。

這時或許有一些比較聰明的鯨魚,他們會拒絕免費對社會傳承經驗的累積,這些經驗或許是他們在別人辛苦捕魚時的負出,但是天知道他們的經驗是架構在多少其他默默無聞的鯨魚前輩身上呢?更糟糕的事情是,這些販賣經驗的鯨魚想要壟斷,因此他們發明所謂的專利制度,明明大家都知道的東西,卻已先後登記次序來決定是誰有販賣經驗的權力。

--
鯨魚長老可能會說,我們應該保障這些聰明鯨魚,讓他們繼續作經驗與知識傳承,但是我們應該要杜絕這種販賣與交易的行為,不過沒人魚他:P

兩個女子的故事


Women's Stories

電視上看到兩則女子的故事,其實也不算是完整的故事,應該是事件的片段。

第一個女子,費盡心思的吸引異性,但一旦對方無法滿足自己,就把他殺了。

第二的女子,由於大火等種種因素,和她的先生分隔兩地 失散了,先生千方百計的要尋找家人,另一方面這女子則含辛茹苦的帶著五個子女生活。但冬天在即,能否度過寒冬呢?

這時另一名落單的女子加入這家人的行列共同扶持生活,誰知沒有多久這個第二位女子就企圖壓抑並控制第一名女子的子女,甚至傷害第一名女子 並將他趕出家門。

而歷經千辛萬苦,先生終於回到家人的身邊,誰知人事已非,子女還在,女主人卻易主。換了一個陌生而霸道的新面孔,這個落單加入的第二名女子,企圖很快就敗露了,他想勾引男主人,並完全取代女主人的地位,背著男主人不斷的傷害子女們。

但男主人卻藉由獎勵勇於反抗第二名女子的孩子,表明自己的立場,第二名女子只好悻悻然的離開。

而女主人雖然被趕出家門,卻因思念子女並沒有離開,最後終於來個大團圓。

--
講的有點亂,對了,這discovery看到的,第一個女子是隻母蠍子,如果公蠍討他歡欣,就在地上留下一個囊,裡面裝滿精子,母蠍則會靠近把這些精子取走,附帶一題,小蠍子超可愛的,全身略帶透明的雪白,剛出生就會爬滿母蠍的背上。

第二個家族則是洛基山脈的灰狼家族。

動物篇-蜜獾


"Little Man"

一種捕蛇為生,背上有美麗白色毛皮的動物,身材修長。...(大概像鼬鼠的比例)
...(啥 鼬鼠也沒看過喔 那黃鼠狼的比例),滿臉憨厚可愛極了。

一般來說以蛇為主食的動物,不是有鋒牙利爪,就是動作敏捷無比(想必DEX很高.....>看不懂的別理我 我中毒了),不過蜜獾卻完全不是如此,補蛇的危險過程,完全是頑強的個性使然。

國家地理播放有隻叫做「小人」的公蜜獾補蛇過程摘要如下:
1.一開始某毒蛇君正在捕捉老鼠

2.毒蛇君老鼠尚未入口 這時蜜獾「小人」出現

3.毒蛇君正滿臉錯愕時 蜜獾「小人」毫無預警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 靠近毒蛇君, 緊張緊張緊張 一場獾蛇大戰即將展開,不過此時「小人」放了聖冰.................

他從毒蛇君的口中 搶走老鼠吃掉了

4.毒蛇君氣急敗壞,「小人」卻悠哉而慢條斯理的在他面前吃完老鼠。

5.老鼠吃完之後 「小人」終於開始打毒蛇君的主意

6.此時獾蛇大戰正式展開 只見「小人」以凶猛的姿態 不斷進攻毒蛇君

7.毒蛇君也不是省油的燈 頑強的抵抗「小人」矬矬的攻擊

8.毒蛇君不敵 奄奄一息

9.「小人」開始享用毒蛇君大餐 這時左臉頰腫起

10.「小人」在攻擊過程中被毒蛇君咬傷 蛇毒慢慢發作 「小人」的舉動逐漸遲緩
最後倒地不支

11.節目結束

12.有點無奈是嘛

13.其實還好

14.因為

15.三個小時之後 「小人」逐漸清醒

16.「小人」若無其事的把曾令他接近死亡邊緣的毒蛇君 吃光

17.「小人」回家

18.過了一段時間 不知道多長 「小人」還是死了 就像你我一樣

我想當蜜獾

2004/10/23

拜金男

男人都說女人愛亂花錢,買衣服買化妝品買鞋子買保養品買包包買名牌...,可是有一個新的敗家趨勢,正在男性群體中蔓延。

據說可能跟竹科一些科技新貴與外商公司高薪員工有關,一來薪水很多,二來平常缺乏休閒生活,所以把錢拿來買「高科技產品」。

這些產品,說真的,多半是新科技的「搶新體驗版」,各方面熟不成熟,無論在功能、需求...。無論是試用、廠商提供、或是「專家」試寫,左看、右看,這些高科技崇拜,和女生買新衣有何不同呢?

結論,敗家成為一種快感,是不是顯示某種心裡的缺憾?

2004/10/22

音樂日記-聲音

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對live的樂器演奏很著迷吧。無論自己是個player,或是個listener,樂器發出聲音,詮釋著演奏者的心理狀態,都是讓人很興奮,很感動的一件事情。

音樂系館獨特的空間中,總是充滿著樂音,猶記得某個假日午後,在中庭赫然聽見一個學生在演奏長號,我覺得我差一點就要愛上他了。

問我對哪一種樂器的聲音最著迷,是人聲,很難說出是什麼原因,也許因為他直接,但也因為他變化多端。尤其是對女聲有個一份狂熱。飽滿的聲音,以及遊走在寬廣音域間的高超技術,都讓人熱血沸騰阿。最喜歡的當然是古典音樂中的聲樂表現,不過爵士樂或是流行音樂領域,其實也有很多很棒的歌手。

無結論

2004/10/21

添新裝


new dress

如果有一件衣服
買的時候價格蠻貴的
但穿久了 變的破破爛爛的

你會選擇多花點錢(比原價高)買件全新的衣服 丟棄舊衣服
還是用修補的方式?

單次修補可能價格較低,但破洞很多
且衣服又舊了
也許長時間修補的成本會比買新衣服還要高喔

恩 這兩種情形
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會選擇買新衣服吧

可是想想你的生活之中
有多少陋習和壞習慣
就像是舊衣服一樣黏著你
卻捨不得丟掉 買件新衣服
讓自己改頭換面一番^^

仇恨

仇恨、多疑、自怨自艾是解決問題時最簡單的方式
也是一般人最直覺會選擇的方案

--
雖然
1.通常解決不了問題
2.還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

然後
更多的問體衍生更多的仇恨
仇恨衍生更多的問題

基因


gene

現代人之於21世紀初期,面對無可預料而具有無限發展可能性的基因科技,就像是18世紀的人們面對機器社會所帶來的衝擊,或是20世紀的人們面對資訊革命。不過感覺上資訊發展好像來的更自然而不自覺得多,不知道是真的這樣,還是我看的不夠多。

總歸一句話 雖然在知識、社會、道德與哲學觀念上,基因革命造成相當多的不安與疑慮,不過 我總覺得 就像我們現在習慣於機械甚至是電力、電腦一般,一世紀或半世紀之後,基因改造或許就像7-11裡的御飯團一樣了。

基因革命之中有一個重點 很簡單的起因,「篩選出目標基因」,而這種目標基因通常指的是最優良的意義,不管是就農業或是醫療用途,只是在現在的道德觀念下,這樣的想法尚不為實踐於人體。

目前的作法類似於,大量蒐集基因樣本,建立起基因功能區隔..(忘記那個名詞是什麼..),不過很明顯的 許多基因配戴一種以上 甚至是許多種的功能,而這方面尚無法釐清,這大概是現在最大的隱憂與問題了。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目前的作法中,在建立出部分的功能區別之後(目前知道功能 但是不知道如何影響),利用不同的基因做比對,比如說拿天才的基因和一般人的基因在影響智商的基因功能區隔比對,理論上就可以篩選出天才的基因來,同理對於遺傳疾病的基因控制也有同樣的效果。

若是將問題廣泛點看,面對的是一大堆有輸入值X1-Xn(基因)與輸出值Y(表徵)的資料,我們確知Xn和Y之間具有函數關係,但是這是什麼關係卻不知道。

解法是取大量的Xn與Y做比對,先定義了X1-Xn分別是什麼(功能),然後再利用Xn輸入與Y輸出做比對(天才與普通人比較),企圖找出Xn和Y之間的函數關係。

這些方法看似理所當然與可行,不過真正落實在基因科技上時,卻產生了許多令人難以預期與接受的後果。以為可以透過改造提高肉質,卻導致實驗豬隻內臟肥大,四肢癱瘓。利用和人類最為類似的白老鼠,進行提升肌肉組織的改造,果然創造出「阿諾」鼠來,但個性卻異常的怯懦與懶散,完全失去鼠輩活潑好動與好奇的天性。諸如此類「失控」的案例,不免讓許多學者卻步,以為已經尋獲了上帝的語言,基因密碼,但結果卻令人失望與訝異。

如同「Link」(中譯『連結』)中曾提到的,自然界的確存在著許多如數字一般單純的元素,但此單純並不意味著自然現象必然的單純,因為除了「元素」之外還有更為複雜的「關連性」,真正造就複雜現象,同時令人難以分析理解的,也正是這種「關連性」。而也正是這種複雜的連動與關連,使的基因運作的複雜程度遠超過我們能力所及。

單一基因的強化可能牽動另外無數個基因的退化,我甚至不自覺得想像著,也許等待科學家真正研究出來單一基因彼此之間的複雜關係,並歸納出幾種可行、各方面都可以正常運作的「組合」時,會發現這些組合就是現在「一般人」的組合^^,我想這就是自然的力量,上帝的旨意吧:P

基因改造的觀念還有另一種隱憂,這種「改造」的觀念,其實早在幾十年前的「優生」說法中即已提及:諸如鼓勵中上階層的知識份子多多生育,而對於低下階層則執行節育。這樣的觀念就大環境來看,一時還不至於發現什麼不妥,全人類將因為這樣的作法而提升各種能力與水平。但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則明顯的相當不人道。想想看這樣的觀念可以怎樣被納粹曲解,有多少無辜的人被送進納粹集中營中。

另有一造隱憂,則是針對整個社會結構而來。假設有一天人們真的可以完全掌握基因密碼,勢必造成社會中有權勢、富裕的父母們,無所不用其極的「製造」出最「優良」的後代,這樣的後果將造成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畸形現象。

這時候,是不是重溫達爾文過氣的「物競天擇」會有不同的看法?經過億萬年的演化結果,難到不正是逐漸趨於諧和穩定的大環境?過多人為的斧鑿痕跡,是不是正反其道(自然之道)而行?

偷閒


Coffee

偶而忙裡偷閒,利用永遠不缺乏的加班請了補休,輕輕鬆鬆的喝杯下午茶,想像原本依賴自己的眾人們現在驚慌失措的心情與表情,居然會覺得相當過癮^^

回應來自辦公場合的來電:「喂,我今天下午補休,我不在辦公室喔。...恩,這我可以體會,不過我無能為力,我想也只能禮拜一再處理了。」

回應來自朋友的來電:「我現在在開會,走不開喔。」

宛如躲在人際關係的夾縫之中,偶而遺忘眾人,讓眾人遺忘,是否得以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定位?

Reload..

駭客任務

我常想,到底未來的世界會像是「駭客任務」中所描述的狀態,亦或者目前的世界就是劇情的翻版?

許多人將電影情節解讀為電腦病毒侵入作業系統,但我卻左看右看老想到虛虛實實的人世間。

人對外在的認知依靠感官而生,當感官只留下對著感覺神經的刺激時,又有誰能真的跳脫一切,辨別實際的狀態^^

犧牲

人類常常才是導致生態失調的罪魁禍首,但卻總是樂於以種種理由進行這類補殺毀滅的血腥行為。

混和著溫熱鮮血在冰雪中冒出來白煙,刺鼻的味道加上受害者痛不欲生的嘶吼,似乎刺激了殘存在人性之中殘暴的本性。頓時之間殺戮的快感湮滅了理性。

沒有任何一條生命必須為其他生命的生存而必須負擔犧牲的責任。如果有人堅持這樣的論調,那算不算是一種多數暴力?

數字是一種貶抑的象徵

數字是一種貶抑的象徵-這不是這篇報導的主題,主題要比這段無趣的文字煽動多了,名為「英國研究:美滿性生活 年值180萬」。這讓我想起某「水果」日報的編輯,總是能夠善用文字的魔力,將相同的事件描述的誇張不已。

不過標題之間的差異性,並不是我想提出來討論的重點。關於那樣的研究,我比較好奇的是如何將感知「量化」研究?是不是近似曾在日本橫行的「感性」工學?由於還沒勤勞到找出原始的研究報告,於是我繼續坐在電腦前面一邊打呵欠,一邊隨意的把心中的感想記錄下來。

我想站在反對科學量化作法的社會學者角度看待這篇報告,想當然而會認為「數字是一種貶抑的象徵」,尤其是一些早已存在人際之間,某些具有根深蒂固不可侵犯神聖地位的價值觀,諸如愛、幸福與喜悅等等。我反而認為,與其一味的反對這樣新穎的研究角度,不如花點時間看待將感知量化的作法,我想光是從這樣的實驗設計,就足以完整呈獻研究者本身的生活態度與人生觀了吧:P

btw,既然提到了標題,就讓我聯想到,我的作法反而和水果日報大相逕庭,因為我一點都不想聳動,看待所有莫名的讀者,我這個不成材的新聞台作者相信一切隨緣囉:P

傳統的價值

想過傳統的價值是什麼嗎?也許原因多元而複雜,是記憶?是社會演進的痕跡?是文化的印記?或者只是促銷手法中的一種特色?

我常覺得,商品、產品就和人一樣,普天下沒有醜人,只有懶人-懶得打點自己的人,商品不是缺乏特色,而是不知道將有價值的特色宣揚開來。

當然也許我說的誇張些,讓美好的口味長存,本身就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情:P~

order


order

轉角香味四溢的咖啡廳,等待老闆慢條斯理的堅持與風味。

發呆的望著我的母校-10年前曾經走下三樓的階梯,通過凹凸不平的跑道,頭也不回的離開,沒有留戀,沒有回憶,因為沒有什麼值得我珍惜。

眼前來來往往,是我的學弟妹-15年前我如同他們,也曾往返於這樣的街道,只因為校園活動空間不足,必須徒步前往其他校區。

背後傳來越來越濃烈的咖啡香,忽然相當同情走在陽光下的學生們,為啥不停下來,喝杯水,休息一下呢?15年前的我,會不會也像他們一樣只顧著在路上走呢?

是的,而且我會認為,脫隊是一種「錯誤」、「不正當」的行為。什麼時候我才學會體認到,不脫隊是為了秩序,而不在於本身的正當性?

憂心忡忡

局勢其實相當清楚,內憂外患。

內憂也許不外顯,不容易察覺,但外患則相當明確,群起攻之,眾矢之的,各種輿論媒體的抨擊滾滾而來,更讓人難過的是,其中充滿了誤會、偏見,甚至許多容易令人產生懷疑的惡意中傷與意圖。

內憂我可以想到兩點,一是組織架構薄弱,若視為目前的成就僅是泡沫化的假象似乎也不為過,許多人或許和我一樣,僅只是憑藉著一股老實蠻幹,靠著意志力努力維持假象表面的容光煥發。然而這仍阻止不了存在我內心中的不安,問題重重,等待解決。

若是內憂只有這一點也就罷了,偏偏還有許多人,也許存活在歷史的光環之中,拒絕清醒,看清事實真相,沒有加緊腳步安內攘外,卻還浩浩蕩蕩,準備以激烈的手段爭取既得利益。不但加深了外界對整個團隊的誤解,也耗費了太多時間人力成本,無心解決真正問題癥結。

爭取利益是嗎?我這種年輕人更應該積極表達意見嗎?如果要我說,真正對大家有利的,不在於爭取所謂「應得」的權益,而在即早進行組織改造,徹底革新換血,這才是治本之道。等你們真的(甚至成功的機率仍未定)如願以償,然後一面加強內外威脅、加速組織腐化,損失最多的,仍然是我們這種菜鳥,不是嗎?

New Order


New Order

Joy Division在怎樣雋永也有結束的一天,但New Order卻以另一種面貌走了下去。

我要堅持無悔,宿命與戲劇性的短暫火光,或者是泰然,突破、走出陰霾?

New Order所做的絕對不止這麼簡單的幾句話。

結論:再怎樣拔辣也是琅琅上口的Bizarre Love Triangle.我想大聲唱!!

Every time I think of you
I feel shot right through with a bolt of blue
It's no problem of mine
But it's a problem I find
Living a life that I can't leave behind
But there's no sense in telling me
The wisdom of the fool won't set you free
But that's the way that it goes
And it's what nobody knows
well every day my confusion grows
Every time I see you falling
I get down on my knees and pray
I'm waiting for that final moment
You say the words that I can't say
I feel fine and I feel good
I'm feeling like I never should
Whenever I get this way
I just don't know what to say
Why can't we be ourselves like we were yesterday
I'm not sure what this could mean
I don't think you're what you seem
I do admit to myself
That if I hurt someone else
Then I'll never see just what we're meant to be
Every time I see you falling
I get down on my knees and pray
I'm waiting for that final moment
You say the words that I can't say

英雄


Ian Curtis

小時候對英雄的角色著迷不已,每週末守著電視觀看馬蓋先變魔術,史特龍第一滴血中的不死戰士,更是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些戰士有些共同的特色:不死、臨危不亂、無論危機多麼驚險難以預測,他們總能夠化險為夷,而觀眾明知這是理所當然的「化險為夷」,卻仍如同附和般的讚賞不已,我想其實這種「預料的到」的大完美結局與精彩畫面,也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吧。

也許隨著年齡增長,這種「預料的到」的劇情顯的矯揉造作,不符現實狀況,而老是順著觀眾心意的完美英雄角色,就像是甜膩膩的口味一樣,嚐久了也會反胃的,英雄的崇拜也許還是在的,但帶點悲劇色彩與寫實的描述,似乎才更能留住我的目光。

生命有所期限的,才稱的上是英雄,再完美的音樂,也總是會有曲終人散的一刻。結束並不是可怕的念頭,也是一種美、一種希望。人逢蹇運、痛苦,是會隨著時間改變,無論真正修正的是當事人的心態,或是事件環境。

Ian Curtis選擇在生命的高處隕落,冷靜的面對結束的過程,我不知道,也難以體會他的決心與目的,但早已跌入無限惆悵、惋惜,卻又在瞬間轉為深切感動體驗的情緒。

驅動程式


epson stylus color II

2004-05-09 20:52:28
我想我該有點生氣,也許是因為天氣。

昨天颳起南風,空氣中充滿著令人窒息的濕氣與溫度,心情似乎也受到影響,變的急性子、容易發怒與歇斯底里,不過在這情緒的轉變之前,生理上的反應則更是明顯,那就是..我整整睡了兩天><,嚴格的說應該是昏昏欲睡!

不過我還是真的生氣了!是應該怪我太會保養印表機,還是epson的產品太耐操了?10年前買的stylus color II到現在還活的好好的,噴頭沒塞住,可正常運作,但!我居然找不到驅動程式!(當年沒有win 2000以上產品@@)這是怎樣?所以即使是沒有故障的產品,消費者還是被逼迫購買新產品嗎?火!

回顧

2004-05-10 20:25:37
一晃眼已經過了幾十年,在我意識到該做點回顧記錄之時,似乎有些事件已經太遙遠,早就遺失在古老的記憶堆之中了。

所以我該回顧些什麼?

因為自己反反覆覆,說的比做的還多,而喪失掉的機會嗎?既然都失去了timing,那麼還有什麼值得一書的。

畢業在不該畢業的年代,進行台灣行腳,到處找工作、碰壁被放鴿子這種蠢事,我想也不怎麼光彩。

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薪水還過的去,但卻忙碌勞累,並且非自己專長,這好像還可以發揮些什麼,不過,等我升官兒了再來說吧。

瞬間

他在旅途中遇見幸福的瞬間,但他沒有停留,因為他想尋找的,是華麗而永恆的幸福。

於是乎他走走停停,尋尋覓覓,錯過多少個瞬間,卻始終沒有尋找到永恆。

直到有一天,他累的再也走不下去,回頭一看,誰知點點滴滴的瞬間,已串連為長河,驚呼!恍然大悟之時,錯失每一個瞬間,竟是遍尋不著的永恆。

回顧


The Jam and Paul Weller

昨天和朋友聊天時,忽然想到,自己有多久沒有刻意的找任何一張專輯,只為了配合此時此境,專心的坐下來,感受一下音樂的魅力?

對我來說,音樂和背景音樂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工作時為了集中注意力,CD PLAYER中不斷REPEAT播放的,毫無意識的聲音稱為背景音樂,對於這種類型的音樂,可以是連續幾個禮拜甚至一個月沒取出來的同一張CD。音樂則是,會讓我覺得沒有這種聲音不行,願意為了將這張CD找出來,翻箱倒櫃,只為了喚醒曾經有過的記憶與感動。

音樂口味的偏移也是隨著歲月不斷改變的項目之一,我以為我的口味變淡了,開始喜歡聽ECM有些空靈的聲音,爵士樂無止盡的即興奔放,或是在巴哈的音符中,宛如潔癖般的尋找令人著迷的規律性。

然而,我究竟變了沒有?也許人都該有年少輕狂,我或許在大部分人的眼中,不像是曾經經歷過狂放的叛逆時期,但我自己清楚的很,國中開始一連串的叛逆行為,不在表徵上做無意義的反抗,但我的思想卻是徹底的反骨子到底,陽奉陰違或許是蠻恰當的形容詞,也許在我反叛的過程中仍然不失理智,我不會浪費時間去做無意義的象徵性抗議行動,我很冷靜的旁觀,同時建立起屬於自己無可侵犯的內心世界,有我獨有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一種接近自閉的絕對空間。

孤僻也罷,但在個人的空間中,伴隨我的竟是各種極盡宣洩能事的rock音樂,而令人驚訝的是,直至今日,當我聆聽這些音樂時,心中還是會有熱血澎湃的感覺,猶記得上回在工作上遭遇到極大困難時,刻意的拿出closer來聽,isolation的旋律還在耳邊迴盪。

現在播放的是JAM,等會預計播放XTC或是X(LA樂團,不是日本那個)。也許音樂的類型已經透露了我的年齡了^^。(我該做點什麼了!)

2004/10/20

文字

曾經做過一個蠻正式的研究性質測驗,我是屬於文字型思考的類型,仔細回想,似乎的確是如此,接到一個CASE時,在我開始構思sketch之前,都會先有一段文字的描述在腦海中遊走,而透過將這些文字記錄下來(也許是非正式的塗鴉,也許是電腦打字的紀錄),概念油然而生。

文字的內容可能是個情境設想的故事,也可能只是心中簡單的意念,甚至只是些形容詞。

這樣的傾向讓我覺得有趣,因為在國小時期,我的論說文寫得很好,但卻「完全」不會寫抒情文,記得有一次參加作文比賽,我們老師嘔死了,因為不巧那次的題目正好是抒情文的形式,題目是校園的一角-請描寫校園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地點:P當然也許我該夠聰明的把他改寫成論說文的。

一直到高中之前,我依然是和抒情性質的文章絕緣,看著同學吟詩頌詞好不浪漫,我卻只會鏗鏘有力頭頭是道。但相當神奇的,當我開始不自覺的描寫情境設定時,卻展露了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的「抒情」傾向。

當文思泉湧之時,就是創作的時候了。

強光

強光打在她的臉上,刺眼的睜不開來,她覺的自己的頭檯的很高,四肢?應該是可以正常活動的,不過卻莫名其妙,雙手牢牢的靠在身體的兩側,腳一動也不動。

胸前有一條類似圍巾的東西縛住,沿著她的頸,心想,難道這就是制服自己的東西?

意識稍微清醒之時,耳邊傳來談話的聲音,由遠至近,由模糊逐漸清晰,一開始只能勉強分辨,是一個男人的聲音,而且,似乎是對著她在說話。

腦中一片空白,伴隨著暈眩,他聽到一陣尖銳的金屬聲,高音頻連續不斷,細小卻很難忽略的聲音,她開使覺得恐懼,忽然沿著自己的咽喉,一股濃濃的血腥味,令人做噁。

男人說,「妳還真能忍呴,說的難聽一點,就是遲鈍。」金屬摩擦的聲音持續的在她的耳邊纏繞、惱人,男人的臉,也逐漸在強光下現形,一雙大眼,刻意遮蔽住的口罩,手上細心的帶著手術用手套,是為了要湮滅自己的指紋嗎?

「看妳這口爛牙!居然可以忍那麼久才來治療!」

她憤恨的看著男人,卻無計可施,任由後方護士病人嘻笑的談論聲!

中午實在悶熱的令人快要窒息,T-Rex和Television的音樂都無法讓我振奮精神。洗了澡以後,總算覺得,這樣的天獲許還可以靠彈彈巴哈的音樂自娛吧。

誰知晚上就下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雨,又大又急。嘉義是不是也下著這樣大的雨?

雖然我對工作並不寄望什麼,不過越來越多的問題卻也不免讓我覺得意興闌珊,也許只剩下看看自己的書,會讓我覺得踏實點吧。

想著,接下來的路要怎樣走。

Paulie

"Paulie! Come back to me! Fly back to me. Paulie..."

我蠻難想像,為什麼聽到這句台詞會讓我哭的不成人形:(

咖啡

碩一那年開始習慣喝咖啡,買了一台krups的espresso,就在寢室裡煮了起來。

當時對於咖啡的印象,食之無味,由於怕胖,不加糖只加鮮奶,煮好了就咕嚕咕嚕喝下去,要的只是滿室馨香和提神的效果,從未細細品嚐研究箇中滋味。

離開學校就業之後,某個在咖啡廳的餐後咖啡,給了我好深刻的印象,原來同樣的黝黑液體,可以泛出如此深層的香味與口感,層層的香味在口中纏繞就像深情的吻,從此咖啡就和我的生活緊密的連結,夏日午後伴著巴哈平均律,早餐飯後工作前的提神振奮,冰咖啡、美式咖啡....濃濃牛奶香味的咖啡,和你共享的咖啡時光。

或許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杯咖啡,不懂的品味與沖調,才會讓香味成為苦澀的回憶。

朋友

小時候,我家住在比較郊區的地方,其實現在也已經變的很熱鬧了,一棟租來的房子。因為現在住的這個家正在蓋。

搬過去沒多久,隔壁也搬來一家人,本來沒有很熟。那家人有兩個男孩子,我們家都是女孩子,好像都沒有交集。

那個比較小的男孩,和我差不多年紀,我姊和他哥去上課時,我媽沒時間管我,我就在我家樓下亂晃。

一天,我發現他也在亂晃,就和他一起玩。雖然只有一天,但那天我們聊得很多,小朋友的聊天,可是覺得很麻吉,好像有共同興趣一樣。那天後來,他問我,我們當好朋友好不好?我說好。

可是居然沒過幾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本來也沒有覺得怎樣,我看到他一直哭,還被他媽媽打。後來漸漸淡忘這件事。

其實這一段事情沒有發生:P可是,我早上忽然覺得,你是不是以前住我家附近那個小朋友8-)不然為什麼我們可以玩得很愉快。

----------
事是我杜撰的,但裡頭提到的小小男主角確有其人,我記得他小時候的樣子、記得他的名字、認得他的家人,他依然住在我家的對面,隔著一條不能會車的小巷子。

國中畢業之後,就沒有再看過他,接下來10幾年的時間,我到外地求學工作,直到去年才又回到故鄉定居。至於長大成人的小男主角,我早就不認得了。

而當我在新的職場工作一年多以來,直到今日,我才赫然發現,他在同一棟大樓上班,而我和他由於工作上的往來,早就接觸不下數百遍,我承認我不認得他,但不知道他知道是我嗎:P

哈,真巧^^

而真正想描述的對象,卻也不是他:P

謬論

男人先定美女的標準,然後賣化妝品給女人。

女人以為自己變成美女,就可以掌握男人,左右男人,其實有這種觀念,是永遠的輸家。

也許你會覺得,那些鼓吹女性美的女性,都是在賺女人錢的人。她們的口袋鼓鼓的,讓她們活的更有自信,更美。哈哈哈。

怪哉

什麼時候起,藝人們要急著撇清緋聞,急著證明自己沒有整容,急著提出種種證書,證明自己純正的血統與學歷。

這是一個很有趣,但也很奇怪的現象。看戲的人,喜歡誇張的劇情,於是演戲的人,也樂於奉陪,提供越來越離譜的節目,就像曾經在台灣紅遍一時的靈異節目。從一開始的說說鬼故事,逐漸演變為靈異照片探索,甚至是化被動為主動,由主持人帶領一群體驗觀眾,前去斬妖除魔。新聞報導相關節目又何嘗不是如此,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對於血腥殘酷的警匪槍戰,更是以接近電影拍攝的取景,娛樂觀眾。

而時間久了,觀眾的胃口被養大了,開始對缺乏震撼劇情的節目失去興致,SNG畫面少了衝突血腥,似乎就平淡無奇。所以節目的內容,誇張離譜,到了甚至令人質疑真實性的地步,新聞畫面腥羶色血腥暴力無奇不有,就是少了營養的內容。我懷疑我們的新聞節目都該列入保護級。

這是個由觀眾和演員上下交相賊的變態現象,不過始作俑者仍然是在於拍攝、創造劇情的演員吧。說穿了,幹嘛那麼在意觀眾的質疑?今天不過是個演戲看戲的關係,惡質的大環境早已形成,何必那樣認真?

美貌、學歷、才華都是被炒作後的賣點,就算不提出證明,擁護者依然不介意,而提出的證明,更是永遠說服不了懷疑者(偶而讓人聯想到,這些人可能是吃不到葡萄),過大的反應動作,不是顯的小家子氣,更甚者,是不是又容易讓人解讀為「造勢」宣傳呢。

哈哈哈,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只能說,演戲的,看戲的都一樣,不是瘋子就是傻子吧:P

小丑呼

張震嶽批評孔慶祥在美國走紅是由於西方社會對黃種人充滿輕蔑與歧視的嬉笑怒罵,充其量不過將他當成一個小丑,不過我覺得在這個論調的背後,其實還有不一樣層次的意義。

不僅只是對於東方、黃色臉孔一種異色或異樣文化的反應,孔慶祥事件其實也是反映出美國娛樂界長久以來過渡包裝美化的現象,而這一點,則是在他參加歌唱大賽時,評審的強烈反應有密切的關係。

孔慶祥代表的是另一股非主流,非正統的勢力,他的走紅並不只是譁眾取寵,消費者聲援他,除了讚揚他的勇氣與真誠,更是期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表達對虛華不實的娛樂界的不滿。為什麼一定要包裝的光鮮亮麗的美女帥哥才能登大雅之堂?

缺乏才華與實力,或許他無法在娛樂界歷久不衰,但來自負面的力量,象徵的是一種反動與反思,真正要能夠對整個環境產生影響,還是需要真正有才華的人重振整個娛樂市場吧。

雨很大

如果可以轉變任務與工作的對象,成為一個一個的個體,那麼我們所面對的,將不會是一大堆paperwork、器械、命令、指示或是例行工作,而是和我們的工作相關的人們。

所以當我們考量的是每一個考生的前途與未來,而不是完成個人被指派的任務時,我想到底要不要在颱風天照常舉行考試,就是很單純的唯一答案了。

與其當時做了無謂的堅持,現在所需處理的後續,才更是冗長繁瑣和失當。

走了

急性腎衰竭,他的確在今年過年期間吃了某著名狗飼料,發病急救期間所做的種種檢驗,都呈現和報導之中的癥狀相當類似。

我想就醫時所做的種種檢驗,應該足以成為呈堂證供,不過我無心去思考那些事情,也不想爭論對方是否有誠意,那根本不重要,傷天害理的錯誤既已造成,有沒有誠意早已沒有意義。頭腦理滿滿得,只是他帶著維多利亞頭罩,無助的在醫院打著點滴時的眼神,當時他的肝和腎早已失去功能,我只能用被擦不盡的眼淚所模糊的雙眼,卻無法回應如平時一樣,讓他充滿信任的眼神。再多的金錢、所謂的正義、補償,都無法換回我對他的記憶和逝去的眼淚。

最遺憾的是,毫無跡象的忽然離去,讓我連在最後一刻,都無法陪著他度過,有的只是獸醫師來電。他什麼都沒說,但我知道,走了。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彌補,我從流浪狗中心將他帶回,由滿身跳蚤、滿肚子寄生蟲、後腳有殘缺、全身因為皮脂漏而一根毛都沒有的狀況,從沒對他放棄希望的照顧他。

希望與期望,你在一個新的地方,屬於你的天堂。

科技

客戶要的是服務,不是技術,沒人真的搞的懂,或在意2.5G、3G、B3G是什麼東西,想要賣錢,就做出我們需要的服務來。

別老是買了設備有了技術,才想著要怎樣賣錢,撈回點本錢。雖然看來技術跑得比需求快的太多了:D

網路還不興盛的學生時代,面對枯燥乏味的書本,收音機是我心裡的窗,無論透過空氣中傳來的廣播節目,或是錄音帶CD的音樂,帶給我的是一種來自遠方的希望與視野,音樂可以有多麼感動人,心就可以有多寬廣。

可現在,即使是閱讀書本,卻還是習慣打開電腦螢幕。或許固定月租費的無限上網,已經改變了我對電腦的使用習慣,聽聽網路隨身聽,偶而看看新聞,從距離我2小時又40分鐘路程的另一台電腦螢幕傳來的MSN訊息,在google小小的視窗中輸入突發奇想的主題,或是書本上看到的疑竇,看的累了,還可以玩玩遊戲。

網路、科技和訊息的傳輸,其實是開了我們心裡的視野吧。

晚上喝咖啡

為什麼容易睡不著的你,會選擇晚上喝咖啡?這是不是意味著,為了即將到來的深夜,當眾人都已熟睡,你策劃中的秘密活動正準備展開?

其實不為什麼,喝了咖啡,不一定是因為不想睡,不想睡也不一定是為了策劃中的某件事情,也許只是期待,可以有個不用閉上眼的夜,就像你恐懼總有一天,閉上的雙眼將永遠不再張開。或者想要避開,跟醒著的世界一樣不真實的夢中世界。

我預感,事件即將來臨,我將有所改變,但,這都和這杯咖啡沒有關係,我只是忽然想喝咖啡。

london calling

不知道為什麼,當我拿起CLASH的CD時,忽然覺得有點內疚,和一些些的丟臉,明明是這麼經典的作品,為什麼到現在才下手購買呢?CD中的曲子大多早已琅琅上口,但,我的CD LIST中,還是缺少了這個不應該遺漏的項目。

我曾經有過他們的專輯的,在遙遠的年代,CD PLAYER才剛問世,我有的是錄音帶,但隨著時光流逝,錄音帶還是好的,我卻開始覺得不踏實,也許是和其他的CD比起來,錄音帶-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儲存媒介,似乎不會帶給我任何擁有的滿足感,但問題又來了,我不可能擁有一首音樂,一個作品,一首偉大而跨越時空隔閡的作品,他不會是我的,我所擁有的是記憶,音樂的旋律、伴隨著音樂的年代、曾經有過的事件,我因為害怕錄音帶總有一天要發霉毀壞,因此想要升級為CD,但CD還是會壞,會刮傷,會....。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確認。難道這是一種收集的病態傾向嗎?或者,我只是有種「絕不能少了這張」的偏頗傾向?然後CD架上越來越多的林林總總,一層不夠還得放了兩層,時間久了,自然也淡忘了這張CD,他埋沒在其他並不是那樣偉大的音樂之中,音樂的記憶呢?越來越模糊了。

而音樂總是不會辜負我的期望,因為當熟悉的旋律重新進入思緒之中,記憶又填滿了想像的空間。白首宮女話當年,記得當時年紀小,punk rock不能少,人去樓空情不再,punk精神永流傳。gosh我怎麼會寫出這麼好笑的東西,哈哈哈^^

窗-另一篇

紐約在下雨,一位穿著紅色緊身衣,黃色運動褲的女孩匆匆走過。我坐在電腦螢幕前看書,這樣的畫面就像是開了一扇窗。

我沒有小叮噹,不過拜寬頻上網之賜,這扇窗,無遠弗屆。我很好奇,如果有人發現攝影機架設的位置,會不會跑到前面去表演呢?

打電話給在國外的友人,「喂!你到網站去看看,這是什麼地方,到鏡頭下去跟我揮個手,大紙板別忘了留點話給我喔!」「(打哈欠中)幹嘛那麼麻煩阿,用M*N不是就看的到了嗎。」「那不一樣啦!」

到底一樣不一樣呢?現在對我來說是不一樣,也許幾個月後,就真的一點都不稀奇了吧:P

垃圾屋

黃金傳說中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單元,[垃圾屋],我看過不少個大大小小不同髒亂與嚴重程度的垃圾屋,沒有留意過製作單位是不是針對這些垃圾屋的形成原因與住戶做過研究調查,(我想應該是有的:P,以日本人這種民族性來看),但我有個很強烈的感覺,這些垃圾屋幾乎都有幾個同樣的特點:

1.多是獨居,上了點年紀的人.
2.大多把房屋四周及內部塞的滿滿的,或許我們會質疑,垃圾屋當然是如此阿:P,不過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自私自利的傢伙,自己的居住環境一陳不染,卻大大方方的破壞住家周圍的公共環境.

恩,沒錯,我注意到的就是獨居,和塞滿東西這兩點,而最特別的,是許多垃圾屋居民,每天願意花許多時間,[拔山涉水]進入幾乎無法前進,物品充棟的空間中生活.不免會引我如此聯想,這些獨居,孤立,卻又不願意向生活或人群低頭的垃圾屋居民,他們不願意離開這個留存許多不堪回憶的空間,但另一方面,卻又利用許許多多的物品,企圖湮滅[證據]-在此生活過,點點滴滴的回憶與足跡,無論是對環境.對時代.當然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也許多半是至親.

而獨居的事實,在他們一方面逃避揮之不去的陰影的同時,卻無法掩飾孤獨所造成空間中的疏離感,面對慢慢長夜,痛苦的過往一一浮現,甜蜜的事件卻有著惡夢的結局,一種[空寂]所造成的嚴重傷害.

空間的空寂-用物品來填補;記憶的空寂-用物品掩蓋痕跡;時間的空寂-為免過度的空虛帶來胡思亂想,於是藉由不斷的於垃圾堆中打滾搜尋所製造的忙碌假象,垃圾烏於焉成形,又是一顆孤寂的心,不堪的故事.

在[垃圾屋]的形成過程中,總有個起始點,而日期總是非常不巧的正好落在人生極速殞落,極度悲傷的轉捩點.

2004/10/17

惶恐

可笑,竟然會有點惶恐:D

但無論如何,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報你對我的>>>-

2004/10/12

有時候

我必須承認,有時候我竟然會落的sort of blue或是somewhat alone,沒來由的,也許是因為季節,也許是生理因素。那種感覺,就像期待下課的學生一樣,明知道下課鈴聲終究會響起,煩悶的課程畢竟會結束,但總是會偷偷的低頭看著錶,怎麼離上次看錶時,才經過了兩分鐘?

不像是難過,不像是失落,倒是有點無奈,怎麼生活中,令人無奈的感嘆似乎越來越多,這會比大起大落的情緒激動來的...嚴重嗎?

2004/10/11

我是狗

天氣晴(日期:我不清楚)

今天阿民終於把衣服穿好,準備出門了,我想他也早該出去走走,什麼原因呢?也許只是我的直覺吧。自從博美小姐很少來之後。

阿民,如果按照一般人的說法,會說他是我主人啦,我才不管他主人不主人勒,我都叫他阿民,不過我想他並不知道,因為他聽不懂我的語言。博美小姐當然不是博美狗囉,他其實是小花小姐,阿民的女友,雖然他不會欺負我,對我也還蠻客氣的,不過我知道他並不喜歡我,要是我不在,我想他應該會多愛阿民一點....點的,真的,我可以從他的眼神和手勢中看出來,那一種刻意掩飾和有點虛偽的態度,總是讓我想到隔壁的博美狗。當博美狗一家搬到附近來時,其實我是開心的,因為畢竟之前並沒有和我體型相當的其他狗類。而且我從來沒有看過那麼漂亮而膨鬆的紅褐色毛髮,小小的臉和翹翹的鼻子,頭總是抬的高高的,走起小碎步,就像是輕快的舞步一樣,讓我大開眼界。

於是我很開心的跑到她身邊去,友善的向她打招呼。誰知道,她像抓狂一樣,不斷的後退狂吠!她的胖主人還尖叫「天阿,哪來的臭狗,要把我們家『博美』嚇壞了!」拜託,搞不搞的清楚狀況阿,我都沒說自己先被她的歇斯底里嚇到了,還說我嚇她們?(其實她不叫做『博美』,好像是叫做Angel還是啥的,我本來還記得的,不過後來就有意無意的忘了她的名字,直接都叫她臭『博美』的)

好啦,我承認我是沒氣質的,不過,開心就好阿,出去玩的時候也一樣,我可忍受不了為了怕弄亂毛髮而無法在草地上打滾那種感覺,尤其是當其他的狗伴們都在互相追逐時,就好像便秘一樣,很難過。反正我和她們倆是不同Level的人囉,我也懶得跟她們打交道。

阿民回頭看著我,我馬上把沈思中的話題擺一旁,假裝天真無邪的快速往他跑過去,熟練的跳上阿民的機車,無論如何,出遊總是很令人開心的一件事嘛。我想即使是阿民本人,也會覺得我總是天真無邪,無法體會他的煩惱吧,真是天大的誤解呢,我對阿民現在的心情,才清楚的很,只是我更瞭解自己的角色,身為一隻體貼的狗,就是要適當的裝傻,阿民需要的只是開開心心的和我玩在一起,忘記這些惱人的事情,畢竟生活中總還有許多值得珍惜的事情阿!要不然我豈不是和那隻只會該該叫的「博美」一樣了嗎?我倒是挺清楚自己的優劣勢的,我承認我不夠漂亮,但是我絕對夠smart,而且我總是能掌握,該是放的開或是收斂的時候。唉!說到這,我覺得我比博美小姐(阿民的女友小花)要機靈多了啦。

阿民是個網頁設計師,前一陣子被老闆盯的很緊,因為接到一個大的案子,客戶則是機車、小氣,又什麼都不懂的人。我看得出來他精神不好,壓力也很大,我常常看著門口想著,博美小姐怎麼還不快來阿,我是可以裝傻,逗逗阿民,不過,我沒辦法幫阿民泡杯咖啡,煮點宵夜(幫忙吃的話,我會啦),我沒辦法在他不小心趴在電腦前睡著時,幫他加件衣服,我說的話他聽不懂,我沒辦法鼓勵安慰他,...。盼著盼著,終於在阿民徹夜未眠後的某個早晨,博美小姐來了,即使我不喜歡她,還是打從心裡的覺得開心。

可是博美小姐一進門,我馬上機靈的發現氣氛不對,博美小姐「你為什麼都不接我的電話!你知道我最近很煩嗎!我上次談了半天,對方好不容易答應的那個CASE,居然被小玲搶走了!一整個月的準備都是白功,打給你也不接。」「我沒有不接,你什麼時候打的?(阿民拿起手機看通話記錄)我的手機沒電了。」阿民站起來,試圖要安慰博美小姐,我有點不想面對這種場面,就到門外去,趴在涼快的腳踏墊上想睡,不過耳朵卻還是不斷傳來他們的對話。

博美小姐一直抱怨小玲(我不知道是誰,他同事吧),阿民一直插不上話,只是打了個呵欠,我心想,他一定累了。「你幹嘛要不耐煩!你說阿!你每次都這樣!你不想理我就算了,我看我們這段感情也不用再走下去了!」

我聽到摔門聲,還好還來得及從腳踏墊跳開,不然鐵定讓博美小姐踩個正著。她非常生氣的跑出去,可是我很確定,她在哭呢!我悄悄的進門去,看到阿民一臉茫然,唉,怪不了他吧,雖然我覺得阿民的處境很可憐,不過我也並不覺的事博美小姐的錯。人們真是笨,不是我愛說,明明相愛著,卻寧可不把話說清楚,不讓誤會冰釋,就這樣僵下去,然後後悔,不了了之。

阿民把機車停在河岸公園邊,我貼心的跟在他的身旁走,我想,這樣散散步應該也不錯。後來阿民不用熬夜了,因為案子老闆給別人做了,他花了更多時間發呆,桌上散落著的草稿紙,哈,他畫了很多我的素描喔。

阿民直接走到河岸邊坐了下來(好失望喔,我想說,就算不能跑跑步,也可以在草地上走一走阿)他把兩隻手放在膝蓋上,呆呆的看著遠方(他忘了把我的繩子解開了,嗚...),我只能趴在他身邊,好吧,睡一下也好。

「喀擦」我敏捷的驚醒!那是什麼聲音!前面有個高高瘦瘦的怪叔叔,拿著一個黑盒子對著我!然後還露出有點智障的笑容。雖然我形容他智障啦,不過,和阿民、博美小姐這樣老是鑽牛角尖,想東想西的人比起來,我想他一定快樂多了(還有我注意到他身邊有一隻黑色的胖狗,長得很可愛喔,他也看著我耶,好想過去和他作朋友)。

黑肥

黑肥是一隻土狗,長的不特別漂亮帥氣,生出來有記憶之時,就在他的第一任主人身邊,一待就是待了5年,他沒有跟過其他主人,當然也無從比較好壞。

客觀的來說,第一任主人對他並不算太壞,但也僅止於保持一種可有可無的心態。高興的時候帶他出去遛遛,不高興的時候拳打腳踢,還會威脅要把他丟掉。黑肥不知道流浪狗是什麼樣子,心裡只想著,要是沒有飯吃,沒有主人,那可就慘了,因為在他的生命中,「主人」似乎是一種和空氣一般重要的因子。

第一任主人沒有幫他戴過項圈,可能是懶得去買,也可能是根本沒有把他當成一個同伴看待。反正黑肥也不愛那種被羈絆住的感覺。

雖然黑肥其貌不揚,不過他卻是機靈的,他喜歡討主人歡欣,他喜歡主人高高興興,在其他人的眼中,他是一條好狗,體貼而忠心耿耿的好狗,不過主人卻總是將他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或是一種權利義務之間的交換。長期以來的忽略,黑肥已經逐漸對主人失去信任與耐性,不過他還是沒有一點違背主人的念頭。直到有一次,意外發生在他的身上。黑肥在馬路邊打盹時,一輛酒醉駕駛的小客車,忽然向著路邊衝撞過來,黑肥閃躲不及,所幸撿回一條小命,卻也傷得不清,後腳受傷,走路極度不便,胖胖的黑尾巴成了兩截香腸。當他拖著痛苦的步伐,沿著路邊走回家,期盼主人可以挽救他,解除他的痛苦,客廳的地上鮮血斑斑,黑肥也終於不支,倒臥在血泊之中。

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在一片大草原上,相當帥氣的昂首闊步,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群綿羊,「咩咩」的叫,一副相當不聽話的樣子,於是他嚴厲的咆哮,跑向散亂的羊群,可是羊群沒有如他想像般聽話,反而一隻一隻的向他衝撞,他嚇了一大跳,想要回頭,卻發現自己的腳完全使不上力..。他打了個哆嗦醒來,口中似乎還輕輕的咆哮。

睜開雙眼,覺得周圍異常的濕冷,他企圖站起身來,想甩掉身上濕濕黏黏的感覺。可是他發現,後腿使不上力,一陣劇烈的疼痛,讓他幾乎再次暈眩。這時才想起,自己已經受傷的事實,可是,這是哪裡?

這裡不是客廳,不是他的家,沒有熟悉的味道,而且伴隨著寒冷,他覺得好惶恐。黑暗中傳來踏在草地上的腳步聲,他聚精會神的聽著,這腳步聲,他應該認得,還有一點點味道,他好高興,因為,這是主人所獨有的阿!

遠方的黑影逐漸走近,雖然站不起來,不過他還是很開心的,想要搖尾巴示意,這時才發現,原來尾巴也受傷了。主人逐漸像他走近,迅速的丟了一包垃圾,轉頭就要離去,黑肥覺得好訝異,主人沒有看到他嗎?這種情緒居然讓他猛然的站了起來,搖搖晃晃的,一股腦就跌在主人的腳邊,可是主人的舉動讓他更是驚訝,一個重重的腳掌踢在他的小腹上,口中還唸唸有詞的說:「死狗,髒死了,快死死算了,煩死人!」黑肥頓時遺忘了所有的痛苦,他被拋棄了,從今天起,他也是一隻流浪狗了,一連串的想像不斷的在腦海中閃過,速度越來越快,讓他以為自己轉了起來,主人,不,應該說那個人,的影子,也逐漸消失在視線外。

接下來的日子,黑肥幾乎是在一種無意識下的狀態生存著,順著生物與生俱來求生的本能。

當白天來臨時,他看清楚了自己的周圍。他和主人的那包垃圾,被丟在一片木麻黃樹林的邊緣,前方有大片的灌木,空氣中有著海的味道(他去過海邊,他知道那是什麼味道)。就在他的身邊不遠,還有幾個大型垃圾桶,周圍堆滿了擠不進去的大堆垃圾,餓的時後就在垃圾堆中找東西充飢。

索性那是一個露營區,垃圾堆裡滿滿是遊客吃剩的食物。但是必須常常提防其他的流浪狗,為了搶奪食物而攻擊,管理員也是必須留意的對象。剛開始的逃亡的日子的確是相當辛苦,身上的傷還沒康復,往往必須忍著疼痛迅速移動,但傷口似乎也回復的比他想像中快,或許走起路來還是有些不便,但一段時間之後,他幾乎完全適應了獨自一狗的生活了。

每週末都會有大批的遊客到附近烤肉玩耍,而管理員會在週一清晨才打掃,因此盡可能的要在週日晚上飽餐一頓。否則週一到週五的這段時間,食物的取得相對不易。附近的狗群他也逐漸熟悉,其實都不是太兇惡,最大的一群也不過是由三兄弟組成的小團體。其他的則大多是和他一樣躲躲藏藏,帶著小狗的母狗。只要避開最大的垃圾堆,通常可以避免掉不必要的衝突。

飽餐之外,其實這是一個不錯的遊樂場,對一隻狗來說,木麻黃樹林裡不乏他冒險的地方,沒有人的營區可以讓他跑跑跳跳,偶而想起以前的日子,他會記起主人的模樣,甚至還會有一點恨意,不過當他耍憂鬱的趴在蔭涼處眺望遠方海上的漁船,波光璘璘總讓他睜不開眼,半夢半醒的接近冥想境界,過往不滿的情緒,似乎也隨著波浪慢慢的風平浪靜。心想,其實這樣的日子也不壞,當狗,為什麼非得要有主人不可?

黑肥花了蠻多時間,躲在暗處觀察在附近走動的人們,尤其是遊客,總是可以吸引他的注意力。打扮的亮麗,樹林底下還要撐傘的小姐們,會偷偷的用筷子挾著一整塊肉給他,然後用一種含情脈脈卻又愧對的眼神看著他,黑肥知道,這是代表「你好可愛,要是我有一隻像你一樣的狗有多好,不過,我家裡不準我養狗」的意思,所以當小姐的身邊有位帥氣的男士帶著責備的眼光往這邊走來時,他會識相的馬上離去,當然肉還是要一併叼走的。也有不少「看起來」天真無邪,事實上超殘忍、破壞力超強的小孩,會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衝向他,這時候他通常是馬上躲的遠遠的,無論小孩手上的熱狗或整隻雞腿有多麼誘人,因為黑肥小小的舉動,都可能引起小孩身邊父母的誤會。然而最吸引他的,確是帶著狗兒來的人們,和主人喝同一罐水的小黃狗、一解開繩子就一溜煙的跑走的哈士奇(說真的,這哈士奇長的真美)、像玩具一樣還非常神經質的馬爾濟司..。

這種畫面,總是會讓他有種很神奇的感覺,雖然他討厭第一任主人,但是,其實在他心中,還是非常憧憬,可以有個好主人,懂他、愛他,值得他付出一切的心力去愛的主人。

在露營區旁邊,有個營區,裡頭住了很多無聊的阿兵哥,在黑肥眼中,他們的生活的確是相當枯燥的,每天一樣的作息,甚至花比他還要多的時間,呆呆的望著海邊。他的第二任主人,就是其中之一。

當他們意識到彼此,竟是以如此相近的眼神望著海邊時,這種同伴間的友誼與默契,就悄悄的形成了。

第二任主人剛被調到這邊不久,差不多就在他口中常常無意間提起的前女友結婚的那段日子。主人總有一大堆沒寫完,或是寫完馬上被撕碎,或者從來沒有寄出去的信。當他用著和黑肥相同憂鬱的眼神看著黑肥時,習慣欲言又止,然後補上一句,「我真笨,你只是隻狗,你不會懂得。」然後伴著苦笑,拍拍他的頭離去。

黑肥其實覺得,他們倆的關係還比較像是朋友些,黑肥晚上還是回到樹林裡固定的藏身處睡覺,主人也不見得每餐都有多出來的剩菜餵他,所共同擁有的,就是在海堤上遙望遠方的時刻。黑肥喜歡他,不過卻很難分辨,自己是不是打從心底完全將他當成主人一樣看待。

有一天,主人又和他對望,然後緩緩的說,「我決定了!」黑肥事後才知道,原來主人決定的是考插大這件事情。從那天起,當黑肥吹著海風趴在主人大腿邊睡覺時,主人總是捧著書,專心的看著。

隨著考期越來越接近,主人的情緒似乎也越來越緊張,而這種情緒延續到放榜前的日子。然後放榜的那天終於來臨,主人真的被錄取了,他激動的幾乎搓破自己的雙手,走向黑肥,二話不說的就將他緊緊的抱著。

離主人退伍到台北唸書的日子剩下一個多月,黑肥自己也很難分辨,人狗之間的感情是否發生什麼變化,不過黑肥不再回到樹林睡覺,在主人的營區旁邊,他有屬於自己小小的空間,甚至有了專屬的飯碗,以及他的第一條項圈。主人會在籃球場上和他丟著球玩,已經有好久好久,黑肥早已忘記主人是什麼東西,而現在,他覺得好開心,好開心,直到主人開始收拾行李的那一天。

主人離開的那一天,抱著黑肥的頭搖來搖去,承諾他,「你一定要等我,我會回來帶你。」黑肥看著他離去,覺得惆悵,看著公車的黑煙在馬路的遠方逐漸失去蹤影,他獨自走到熟悉的海堤,趴下來,心想,從今天起,只剩下一雙眼睛看著汪洋大海了。

黑肥很快的又適應了流浪的生活,在垃圾堆中找食物,作弄管理員,看海、睡覺。然後有一天,一輛車停在路邊,一個年輕人走下車來走向他,是主人!他真的依約來看黑肥了,黑肥跳上跳下的,從來沒有這麼高興,不過,主人的笑容裡,似乎帶著一股憂愁。

千里迢迢的到了主人的住處,主人有點躲躲藏藏的推著黑肥快速通過狹窄的公寓樓梯。主人住在頂樓五樓,一個加蓋的房間。門一打開,五坪大的空間,還堆著主人散亂的行李,黑肥有點不知所措的,在小小的角落坐下,這時門忽然又被打開了,黑肥意識到的是陌生的氣味,他本能的跳了起來,一個瘦小的女子,滿臉驚恐的看著他。

那女子的表情扭曲,似乎介於極度憤怒及尖叫恐懼之間,主人迅速的把他拉近來,並帶上房門,黑肥帶有敵意的看著那女子,然後低聲的咆哮起來。看到黑肥這樣的反應,主人也慌了,一邊用力的把黑肥壓下,一面又往前拉住即將奪門而出的女子。

「你還真的把他帶來!你太誇張了你!你以為你是住別墅嗎?被房東知道怎麼辦!」
「你先安靜點!別吵,我答應他,會回去帶他的!」
「你『答應』一隻狗?你是瘋了還是怎樣?狗聽的懂人話來著了?」
「你別這樣,你不懂,他對我很重要!」
「他~~對你就重要,那我呢?我算什麼?今天有他就沒有我,你別想要我和他共處一室!」

這下子怎樣攔都攔不住,女孩頭也不回的走了。主人站了起來,衝到門口,忽然停住,回頭看了一眼,「我馬上回來。」然後帶上了門,離開了。

黑肥不懂發生了什麼事情,但他知道不對勁,而且主人離開前的眼神,似乎讓他想到了,那些在露營區裡,戴著墨鏡的小姐,「你好可愛,我好喜歡你,不過我不能養你。..」

在黑肥餓扁之前,就先即地方便了。封閉的空間讓他有點緊張,讓他開始低鳴。主人好晚才回來,門打開時,只有他一人,拖著疲憊的身軀,黑肥高興的撲向他,他淺淺的笑了,熟悉的抓抓黑肥的頭,不過當他看到黑肥的方便時,眉頭皺了起來,把黑肥推向一邊,開始清理的工作。

主人想起自己和黑肥都還沒吃飯,他打開門偷偷的往樓梯間看了一下,就拖著黑肥連滾帶跑得衝到一樓,對於陌生的環境,黑肥魚貫的在門口的電線杆聞了聞,抬起腳來,做起記號,路邊推著娃娃車的婦人嫌惡的看著他們倆。「有點公德心好不好,怎麼也不綁起來,還讓狗隨地大小便!」主人嚇了一跳,打了一下黑肥的頭,托著他的項圈迅速離去,黑肥覺得很不舒服,除了被勒緊的的脖子之外,他分辨的清楚,雖然是輕輕的一巴掌,但那是充滿責備的處罰,而不是溺愛的拍打。

途中主人買了一條鐵鍊拴在他的項圈,又買了三個麵包,坐在路邊的椅子上吃了起來。鐵鍊的重量讓黑肥很不習慣,一邊吃著麵包,一邊搖頭晃腦的,主人微笑的看著他,解開脖子上的鐵鍊。

麵包幾乎都是黑肥吃的,吃完以後,他趴在主人的腳邊,但看不到遠方,眼前只有人來人往和汽車呼嘯而過,他抬頭想看看,主人是不是和他有同樣的感受,然而滿臉憂鬱的主人,眼神又再度透露出露營區裡面那些小姐們的表情。

黑肥站了起來,先在主人的周圍慢慢的繞了一圈,熟悉附近的味道,然後抬頭看看主人。當他發現主人依然出神的望著街道時,他慢慢的離開他,越來,越遠,他頻頻回頭,希望主人會忽然想起他,在他決定遠走之前,越走、越遠,終於遠遠的消失在黑暗的巷弄中。

黑肥知道,自己有點任信的離開了主人,不過他知道,主人看著他時,眼中泛著的無奈。

不過他也有點後悔自己的任意妄為,城市不比海邊的樹林,在陌生的環境裡,自己又得重新面對孤苦無依的生活,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他緩慢的走著,走到了一個車站,他趴在月台上,看著一群群來來往往的乘客,以及像海洋一樣,不斷的往遠方延伸的鐵軌,分離,交錯,然後消失在遠端,一堆電線以及電線桿間。

「喀擦!」黑肥回頭看了一下,只看到一個拿著一個黑盒子,背著一個大包包的人,站在他的後面,黑肥不以為意。「喀擦!」黑肥又回頭,還是那個怪叔叔。黑肥收起垂在嘴邊飄來飄去的舌頭,抬起頭來看看怪叔叔。怪叔叔拉了一下肩上的大包包和巨大的腳架,對著黑肥咧嘴一笑,眼神泛著光芒,是黑肥從來沒有見過的。

怪叔叔走到了月台的另一面,忽然對著黑肥吹起口哨,黑肥嚇了一跳,回頭一看,「喀擦!」怪叔叔又拿著黑色的盒子對著他。叔叔接著坐在路邊的水泥塊上,卸下肩上的超大背包,把手上的黑盒子(黑肥後來知道,這是相機,是主人的寶貝)收進包包裡,然後哪出一包餅乾,吃了起來。黑肥這時也餓了,剛剛的麵包其實對平常就胃口不小的他,並沒有太多的飽足感。於是他情不自禁的的看著吃著鹹餅的怪叔叔。

怪叔叔又笑了,用一種相當燦爛的笑容,一種他從來沒有看過的表情,一種超過和善的眼神。他掏出一片鹹餅,對著黑肥晃一晃,然後站起來,放在黑肥和他之間的地上,然後走回原來的位子,繼續吃起鹹餅。黑肥站了起來,慢慢的靠近地上的鹹餅,小心翼翼的吃下去。怪叔叔目不轉睛的看著他,隨手又拿起一片鹹餅,但這次卻是放在自己的腳邊,黑肥慢慢的靠近鹹餅,還一面偷偷的看著怪叔叔,但怪叔叔依然是用著坦然的表情,似笑非笑的看著他。然後一人、一狗,就這樣嗑完了一整包的鹹餅。怪叔叔又拿出了一罐礦泉水,一口氣喝了半瓶,然後又用裝鹹餅的塑膠容器,到了一些水,推給黑肥。正當黑肥低頭喝水時,怪叔叔站了起來,黑肥以為叔叔要離開了,沒想到他彎腰打開超大包包,拿出相機,在包包裡換了一大堆奇怪的東西(後來黑肥知道那是鏡頭,別人在換鏡頭時別去作怪,不然弄髒了鏡頭可是會惹人生氣的)。然後走到一段距離之外,回頭向著黑肥,又「喀擦!」起來,隨後他又對著黑肥比手劃腳,其實黑肥根本不懂他在幹嘛,於是又低頭喝水,沒想到怪叔叔就非常滿意的繼續「喀擦!」「喀擦!」。

黑肥喝完水之後,怪叔叔再一次大費周章的收起相機、背起超大包包,然後站起來,往前走,黑肥有點猶豫,自己是應該跟上去,還是..。怪叔叔回頭,又向著黑肥吹口哨招手。「走,要不要當我的模特兒兼隨拍?」

於是黑肥有了第三任的主人,怪叔叔會跟他說話,怪叔叔喜歡拿著相機拍他,然後有很多怪叔叔的朋友,會爭相討好黑肥。他們住在鐵道旁的舊房子裡,黑肥晚上睡在小小的後院,白天則常常坐在怪叔叔沒有冷氣的車子裡,到處去拍照,黑肥除了當地一模特兒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怪叔叔看手相機袋了,無論颳風下雨,只要怪叔叔拿著相機離開,黑肥就會守著那個裝著一大堆鏡頭的超大包包。

不過,這都不是黑肥最介意的。他喜歡怪叔叔看著他的表情,一種沒有疑慮,充滿信任的表情。而黑肥,也更能肆無忌憚的服從於他的主人,黑肥的每個動作,每個表情,似乎都在說「主人,我愛你」。

心得

只是一些斷簡殘編,而且還是對話內容擷取出來的,就當成是做個記錄好了

--
無論作品本身好、或壞,因為在觀賞期間其實可以思考很多問題,都是很好很棒的經驗。

我在看展的當時,頭腦很少去想太多東西,我會讓頭腦空白一段時間,就是-吸收,然後,也許等回家,或是離開後,才開始反芻、思考。因為我希望在第一時間先看看作者想說什麼,先別有太多主觀的想法^^,不過當然也在所難免。

創作總是需要工具,這次的展覽,我覺得創作者似乎迷失在工具之中。一來無法發揮工具所長;二來反而為工具限制創作與想像力,被工具限制住思維;三、普遍缺乏深度。

我覺得大房間裡面那個不錯(就是將平面座標取代為聲音頻率),但是不覺得那種點子,其實不夠新鮮嗎?http://movie.kingnet.com.tw/channelk/thedancer/cr.html這部電影,就有這樣的呈現,在裡頭看起來炫多了。樹的那個,其實立意不錯,不過光是看到那些枯萎的花,就讓人夠難過了。作者不曉得有沒有考慮到呈現生命的過程,一定要用這種殘害生命的方式來呈現?餐桌上的鐘擺,互動性不足,了無新意。電子書也是如此。更別說那一整排的電腦了,我連看都不想看。

創作總是會遇到被工具箝制的時刻。就像為啥現代建築都是平面的牆,而不是像高地一樣彎曲的牆面,多少因為受到模型製作技術,和圖形繪製尺規做圖影響^^。CAD後有沒改善?逆向工程就是其中的應用之一。

裝置藝術有沒定義?怎樣的藝術算是裝置藝術?或許它和觀賞者之間的互動會比較高,有點像是融入環境的一些裝置,其實不一定都具備聲光效果,但是很多都有,我覺得最大的用意在於吸引觀賞者深度介入,觀賞過程也加入創作了。看來在資訊革命的衝擊之下,創作者還需要多多成長一番。

國王的新衣

我問她:「你看過國王的新衣嗎?」
「國王的新衣?」
「恩,安徒生的寓言故事,國王的新衣。」
她用她慣有的高姿態,略帶撩人的抬起下巴,用尖銳的語氣說:「當然有阿,中英文版的我都倒背如流!」她過份標準的北京話,其實聽起來非常刺耳。
「OK,不管你倒背如流或是正背如流,告訴我,這則故事在說什麼?」
似乎對我這個過份簡單的問題感到有些失望,她鬆了一口氣,類似背誦參考書上標準答案似的說道:「世人常沈醉於表象或是紙醉金迷之中,而自欺欺人,忽略了事實的真相,反倒是單純直接如未污染的童心,能夠察覺實情。」
我說:「恩,還有威權,如果今天穿著『新衣』的是乞丐,那麼騙子裁縫師的謊言馬上就會被揭穿了,大部分市民的雙眼,被國王所代表的威權所蒙蔽了。」
她似乎有點不耐的搓揉著緊握著,平放在膝蓋上的雙手,合身剪裁的長褲都被推擠出縐折。我隱約感覺到她微微的在顫抖著。一如以往,她打斷了我的話,雖然很明顯的,他還不知道我的重點在那邊,卻已經亟欲為自己脫罪。
「當然還有威權,那是顯而易見的!這我當然曉得!」
「那我今天來扮演戳破事實的小孩,就當成我無知,當成我無謂威權。妳就算不是一絲不掛丟人現眼,卻還自以為光鮮亮麗,在意他人眼神的國王(或皇后),也是促成騙子裁縫師成功製造假象的推手。難道妳還不明白這一切嗎?」
她開始結巴了,也許是因為自尊受到挑戰同時併同強烈辯解的慾望,不善於情緒管理等重種因素。「我..我..我,我們現在做的東西,真的有那麼差嗎?為什麼要說成這樣?其實,我們還是做的很不錯吧?!」
我笑了,從此住嘴。因為她的反應,正是國王的新衣中另一個奧義。假象並不是別人創造出來的,人們相信自己所「願意」接受的、相信的「部分事實」,同時擔心、害怕、抗拒這個信念的「堡壘」被摧毀,於是不斷的利用更多的假象,更多的片面去鞏固這個堡壘,一群人躲在高聳、似乎高枕無憂的堡壘中,志得意滿於虛構與假象堆積的海市蜃樓之中。
我不是「白目」的小孩、當然不是裁縫師,也拒絕成為穿著新衣的「國王群」,只想離開這邊,不想當這個國王的市民了。

萬聖月

有人說,Halloween是西洋的鬼節,那麼農曆七月可不可以稱做是我們的「萬聖月」:P

記得小時候,7月28這天,媽媽都會帶我到廟裡去拜拜,而在「普」的終了時,法師會把一大堆糖果、硬幣和米灑到地上來,此時一堆大小朋友老老少少就會衝向前去,到處狂掃。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國小五年級時,不但半顆糖果都沒有撿到,還被10元硬幣K到頭,痛的我眼淚直流,媽媽就安慰我,被K到應該會聰明點,還真是一點效果都沒有的安慰阿:P

前一段為什麼要說「記得小時候」呢,表示現在不是這樣了,一來當然年紀大了,對於搶那些糖果硬幣,早就沒了興趣,二來是,我媽說,其實那些糖果硬幣,是給現場「其他」的好兄弟們撿的,所以,正在灑的時候,不要上前去搶,免得「撞到」他們了,這樣的說詞,非常具有說服力,從此就沒再去參加過「撿糖果」的活動。

「萬聖月」是表現我們崇敬、敬畏祖先的具體表現之一,世界上還有非常多的民族也和我們一樣相信祖先靈魂的存在,也同樣認為,這一切會影響後代子孫的生活。因此共同的觀念就是,一定要好好的告慰祖先之靈。

農曆七月的天氣,總是陰沈沈,忽然颳起不斷的大風,和綿綿細雨,有好多年都是這樣的天氣,不管氣候的科學解釋或是其他非科學的說法,總讓人覺得似乎就處於那樣「神秘」與令人敬畏的氣氛之中。

小狗在今年出走了,忽然才想到,是不是也應該為他的靈魂超渡一番呢?還是彈一首「小狗圓舞曲」送給他吧!

High Llamas-Lollo Rosso

High Llamas-Lollo Rosso
消暑祛寒的一張專輯,炎熱的天氣中,聽起來有種和緩精神的功效,略帶寒意的時節,則宛如引用溫婉的拿鐵,濃郁芬芳。也許這樣的音樂就像是精油一般吧(其實我不懂精油)。

嚴格的說起來,這並不是High Llamas的專輯,而是一張98年的remix作品,跨刀的盡是一些令人肅然起敬的名家,如小山田圭吾的Cornelius、Mouse on mars、Jim O'Rouke等等。

High Llamas的音樂總讓我有種充滿詭計的感覺,甜蜜又神秘,有時通俗如肥皂劇的愛情故事一般,黏黏膩膩,有時又略帶異國風味,若有似無忽進忽遠,像是吉普賽女郎美麗的騙人把戲。豁然清醒時,卻發現早已陷入吸食毒品般的上癮境界。我已經遠離用大腦思考聽音樂的時期了,只想像這樣,讓耳朵麻痺在樂音之中。

至於這張專輯,除了high llamas有趣的音樂旋律之外,在各種不同風味的remix之下,其實散發出的魅力,又比原本的作品更加濃烈,曲子主要來自大碟COLD AND BOUNCY。

資訊

當你發現自己的優勢僅僅釋來自於資訊的封閉與獨佔,而非自己的專長:
(1)儘快充實自己,學習其他專長。
(2)爾後大量散佈資訊。促進整體發展。

多一點

小時候作勞作的時候,我總是會喜歡多做一點點detail,我會在房子上面加上煙囪,在桌上擺上餐巾和餐具,長一點時,我會幫作業加上精緻的封面,美美的邊框,並不在於這樣的略施小惠可以增加什麼分數,或是加深老師的印象,只是有點雞婆的多想一點,多做一點,可以提高整體的完整性與完成度,這對於有著追求完美傾向的我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其實這樣的心態,在我現在工作所需面對客戶時,忽然成為很重要的態度。幫客戶多想一點,多做一點,多一點沒有人規定你必須要給的服務。這一點的付出,不會多浪費自己多少的時間,有的只是多出的心意。

指甲彩繪

最近看到一個調查-「指甲彩繪問卷調查」(http://140.116.32.239/kipling/kipling.htm)忽然有些異想天開的想法,如果彩繪指甲可以出一種印表紙,還有列印程式,不知道會不會賣錢?可以用template、自己下載圖案,以後上面有二維條碼,然後跟你握手,就感應到了你是誰,適合病人和阿兵哥。把物流用的 RFID 藏在彩繪指甲裡面,這樣可以追蹤。也比較美觀

市面上好像還沒有類似產品,不過有些相關的好玩東系,參考看看。
數位電腦-指甲彩繪機(http://www.nails.com.tw/chinese/product/detail.asp?mgid=17&gid=37&ky=&pid=1896 :P)
指甲模紙(http://www.nails.com.tw/chinese/product/detail.asp?mgid=21&gid=22&ky=&pid=2072)
指甲貼紙(http://tokyogoods.com/catalog/product_info.php?cPath=52&products_id=557)

看電視-舊衣拼接王

今天看電視冠軍王,舉辦的是利用舊衣重新拼接改造的比賽。

舊衣改造,顧名思義就是用二手衣重新改造,做出一件新的衣服。其實這點子立意很好,一來二度利用,減少資源浪費;二來在重新利用的思考過程中,就是重新對布料、花色、質感作重新定義,那也是一種很有趣的創意和設計。另外一個特色就是,把原有衣服的元素,比如說領口、口袋也重新利用,會有很多有趣的功能和造型出現。

可是呴,我剛看比賽,卻有一種不同的感受。因為那些設計師,有點...變本加厲。為了重組而重組,這樣不但有點失去了原先的美意,而且做出來的作品會很做作。像比賽的最後一個單元,是到路上找一對夫妻,把他們男女身上的衣服換下來,重新做成對方的衣服。結果有個先生就很納悶,他說:「我這件毛衣我很喜歡,而且很貴,是剛買的,可不可以不要利用到它?」可是設計師強迫對方把那件毛衣拿來改。

我覺得這真的本末倒置了,為了修改而改,為變而變,而且,這樣刻意修改,很多時候根本不合身,也不符合穿的人的風格,失去了衣服最基本的功能性了,這可能是為了創作而創作吧,不是也很多人為了設計而設計,結果有設計感卻無實用感?

我比較實務,所以我還是認為「物」的設計總是不能脫離人和目的性吧:P

廣告--捷運上的攝影機

最近忽然覺的,無論是平面媒體或是電視廣告,以捷運作為主要場景的機率似乎變的很高。

不過這樣的設定,對一些不是住在台北,或者甚至不常搭捷運的人來說,其實比較難引起共鳴吧。畢竟再現階段的台灣,捷運之於一般民眾,並不像地鐵之於日本這樣重要、無可取代與意象強烈。

我不知道這些把攝影機架設在捷運上的雙眼是用什麼樣的角度看待這些事件,是因為他們都是熟稔捷運生態,因此主觀以這樣的考量思索,或是他們認為這些產品主打的對象是捷運族,更甚者,是居住在台北的捷運族群?

這原因還可以想的更複雜一點,也許就是因為捷運尚未普遍,更帶著台北風味的光環,藉此製造出一種流行、前端的意象 ,雖然我並不這樣覺得^^

手機除了打電話還能做啥?

手機現有的功能除了講電話、上網、傳簡訊、收信、電動、MP3、收音機...還能有什麼好玩的功能?

上次有個小朋友告訴我,如果手機可以用講話輸入簡訊這樣就讚了。咦?這不就是語音辨識嘛! 蠻有可能實現的功能

不過,用講話的幹麻不直接打電話?因為便宜嘛?還是比較沒有即時性的問題?

想一想,手機還能做什麼?

ㄚ~ 加上電擊棒功能,做隨身保全工具!

從貼身攜帶以及語音功能這樣的出發點有了聯想,手機或許可以感受到人的情緒撥動,適時跟我們的好友提出訊息(也許是SMS),讓對方回撥,或是可以發出特殊的音樂或語音片段,回應當時情緒。

比如說,手機感受到我的精神狀態不佳、情緒不穩或心情不佳時,可以通知我最心愛的人,讓他即時回撥安慰鼓勵我。或是在我暴躁易怒時,播放一段輕鬆調劑的音樂,或是一段立志的話等等,讓激動的情緒不至於造成不良後果。

像是ICQ或MSN之類,可設定目前的心情表情,再去驅動接下來的動作即可~ 如果是這樣的話, 應該有可以感應身體情緒的娃娃或裝飾, 可以適時反應給主人, 不一定是手機...應該也行吧。可是重點應該不在於娃娃(或手機 或anything)和主人互動吧:)而是透過手機,讓主人可以適時和外界有所聯繫。如果配合定位功能,也許還可以把附近的朋友、網友召喚過來,或是留言給主人。

前幾天有次上課時,和小朋友們(小四)提起市內電話有三方通話的功能,這在我們眼裡好像是很平常的功能,不過居然還有很多小朋友不知道耶:P

我也問了他們覺得手機可以幹嘛,有八成以上會回答玩遊戲:P不過他們說的是手機內建的遊戲,不是下載的。

手機已經可以買東西、交友、拍照。我想收傳真和隨身列印+scan應該也是不遠的事情吧,最好在來個gprs或3g CAM。

其實我覺得sms和語音硬是不一樣耶,因為在訊息溝通過程中的互動程度是不同的:P(傳播理論裡有提到,年紀大了忘了那名詞是啥:()就好像男女之間的三字真言平常難以啟齒,卻可以輕易的簡單的文字表達(iou..等等)

我常在想,科技進步無遠弗屆,幾乎毫無範圍,不過真的是這樣無所限制嗎?在「電子紙」的構想被提出來時,的確給我一些新的看法,其實盯著螢幕,本來就不是很舒適的閱讀方式,即便到了今日,我還是覺得閱讀書面資料會比較專注,瞭解其精義。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啦。就好像keyboard+printer迅速瓦解打字機市場,很多人預言email會取代fax,不過並沒有(至少至目前為止)。

會不會由這些既有的限制(也許是人因,也許是認知心理學等等)重新思索科技發展的方向,可以有些不同的見解:P但前提是,也得趕的上科技進步的速度呢!

高科技情感

我覺得高科技讓人產生疏離感,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因為往往人越顯的孤寂,就越容易陷入向高科技尋求解答的陷阱,相信、依賴..或是與高科技達到高度互動的另一個層面,似乎隱含著對社會與其他人的不信任,與些許的自戀與自閉..,也許是害怕與無法打開心扉..,接近非科技打造的真實世界。

若說這一類的社會現象就是高科技搞的鬼,似乎有點牽強..。且證據與軌跡由於長時間的影響(伴隨科技長時間以來的發展),並不是那麼明顯,但我覺得真正的問題點..,是當..企圖利用高科技來解決疏離感時,卻又掉入另一個陷阱之中,飲鴆止渴一般。

像是SONY的電子狗,的確是維妙維俏,但是為什麼人們會需要一隻假的狗來取代真的狗,然後發明者還會很得意的說,「這隻電子狗和真的狗幾乎一模一樣..」,既然一模一樣..那幹嘛不養真的狗呢?

電子狗應該也只是Robot發展的一個副產品,至少能夠讓Robot慢慢進入真實生活裡,讓人們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讓研發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資源進行下一階段工作。

換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電子狗應該沒有餵養和清理穢物、散步這些瑣事,但是這些不也是餵養過程中另外一種樂趣?

有沒有人統計過或有這樣的資料:買電子智能狗的人,有多少人家裡也有養真的寵物?

SONY AIBO 電子智能狗 原來有這麼多種造型! 不過看了這些圖片,忽然有個感覺─這些Aibo和真狗真能獲得主人相同的情感對待?遇過很多把狗當作兒女來養的主人,很難想像對待 Aibo 也能這樣~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為了方便省事養電子狗,會不會是一種不太成熟的感情態度

感情除了看對眼,還有責任,也就是因為這種付出包含快樂及悲傷,所以才得以雋永,否則就和shopping一樣不是嗎

我是養狗愛狗的人,雖然狗狗走的時候傷痛欲絕,不過,那絕對不是電子狗可以取代的。

機械與科技可以取代什麼?人或生物是由於不完美才完美 有缺陷才有深度,哈,胡言亂語一通。

科技不過是一種利器,覆舟載舟全端看使用的伎倆,有一個觀點很重要,科技應該是用來「激發」..人的情感..人與人的互動,不是用來「取代」..,用非自然物取代自然基本上就是一種可悲的觀念..。

web game

web game指的是網路上的小遊戲,和線上遊戲online game並不相同。線上遊戲通常必須安裝遊戲軟體,然後連線上遊戲server,和不同玩家互動闖關。web game則是利用一些軟體製作的小遊戲,許多都不需要安裝,可以直接執行,當然也沒有和其他玩家在遊戲中互動的功能。shockwave、java以及flash等等,都可以呈現相當有趣的web game。

而也許也是因為操作容易,畫面生動可愛,web game吸引了許多粉領族,焚膏繼晷的沈迷於簡單的益智遊戲之中,其投注程度絕對不亞於online game中的練功玩家。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願意投注在webgame的領域中,甚至,絕大多數都提供免費使用,我想,其中必然存在著旺盛的商機。

比較直覺的想法,就是提供部分免費使用的遊戲,刺激玩家加入付費會員,或是下載「完整版」的遊戲,也就是利用遊戲本身收費。當然,當遊戲網站吸引了足夠的人氣之後,可以開始經營會員與社群,然後再利用會員,經營其他CP平台,會員、CP兩頭收費。
數位時代-「一手打造韓國第一大網路公司」(http://www.bnext.com.tw/mag/2004_02_01/2004_02_01_1710.html)
HiNet Web Game(http://games.hinet.net/webgame/)
戲谷(http://www.funtown.com.tw/)

除了以遊戲本身做為收入的網站經營方式之外,利用互動式網頁為各種event造勢、聚集人氣,舉辦各種促銷活動,順便名正言順收集消費者資料(通常是以抽獎為名義),也是蠻常見的webgame應用。
金手指網路獎(http://www.clickawards.com.tw)

當遊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之後,也可以販賣廣告空間,也許比不上其他的收益,當不無小補。如Zookeeper(http://jp.shockwave.com/games/puzzles/zookeeper/zookeeper.swf)即是在下載等待的時間(其實應該不用那麼久),讓user觀看廣告,廣告完全觀看完畢之後才能進入遊戲。

除了以上幾種,在一些flash web adventure game中,似乎讓人看到新的契機。相信接觸過adventure game的玩家都能體會,為了解迷,在所有可以點選、可以打開、可以觀看、可以交談的地方都會按遍,於是聰明的遊戲設計者,在遊戲關卡畫面中,穿插了許多廣告與link,而玩家也樂於點選,甚至在這些廣告LINK中尋找答案。(The Mistery-http://home.hccnet.nl/p.c.de.jong玩家可透過遊戲中的google link尋找解迷答案)這讓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楚門世界

VIRIDIAN ROOM(http://www.fasco-cs.com/works/viridian/index_e.html)
遊戲本身免費,不太容易過關。這遊戲提供幾個破關的CLUE,不過是必須花錢買的
VIRIDIAN ROOM Item Guide 200Yen
VIRIDIAN ROOM Extended Guide 200Yen
VIRIDIAN ROOM Complete Guide
哈哈哈:)沒耐心又急著想解迷的人,就得花錢囉

相關推薦
MOTAS-Aadventure game(http://www.albartus.com/motas/)
Derrick Adventure(http://www.derrick-derfilm.de/)

選擇題與是非題

科學人--「選擇多≠好」

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產品與服務內容,身為一位消費者與決策者,你做的工作是選擇題或是是非題?

當然這個問題可以定義的更清楚一點,選擇題可以是單選題、可以是複選題、可以有三個四個或是更多個選項,是非題可以是○,可以是╳,或者是以上皆非,當然每一道選擇題也可以看成是許許多多的是非題。但無論如何,面對過多的選項與決策,總是令人傷神,而引起的連帶反應,甚至會影響判決結果。

這是不是意味著,與其針對各種不同狀況設定各式各樣的商品規格,不如告訴消費者,他們想要的是什麼東西

不禁讓我想到,科學與不科學,總是存在相當曖昧的互依關係,當科學超越了人所能掌握的領域,就進入不科學的領域,而帶有點科學依據的不科學領域,卻總是特別容易取得人們的信服,所以當選擇過多,難以用數據與分析判斷時,卻反而有許多決策落入各式各樣的占卜領域之中了 於是乎,車牌號碼可以占卜、手機號碼可以占卜、以後是不是還可以依據生辰八字和星座血型,選擇合適的DC^^,比起花大量的時間無法決定,買後無限後悔,也許這樣的方式還有效率點,反正不就是要有個購買的依據嗎

還好我總是想的開,決定明快,不後悔^^果然想太多的人比較痛苦阿!!

科技娛樂

今天看了discovery的「科技娛樂」(之類的名字)節目,裡頭介紹「最新」科技及運用。其實所謂的「最新」,手機科技卻還停留在nokia 7650和n-gage階段,所以我想應該也是一兩年前的節目囉。也因此,我才得以一窺當時NOKIA對N-GAGE前景信心滿滿的樣子 相較於後來相當難看的銷售成績,蠻諷刺的吧。

手機的機動性與通訊功能,若能和其他影音結合,應該可以激發出特別的賣點,N-GAGE的概念就來自於手機結合MP3功能與GAMEBOY,藍芽傳輸還可以讓兩個玩家對打。然而錯誤的產品定位也罷,缺乏豐富的遊戲內容也罷,這又是另一個錯估消費行為的失敗產品案例。

10年前,sony將來自日本街頭青少年的點子加以融合彙整,製造出全新的概念產品,再賣回給這些青少年,創造了前所未有的sony王朝。但當今,消費族群對這些高科技產品的想像力與原發性的運用,早已遠遠超過設計者的想像,若依然一味的追逐探索這些消費族群的心裡,恐怕已不足應付。

節目中還介紹了eye toy和power glove的概念。我想,與其問消費者想要的是什麼,不如問問自己,可以為這個世代與族群,提供怎樣的夢想與表演空間。

Nokia 終於還是順應民意推出摺疊機(7200),不過為啥我一直覺得7200很像是某款皮件廠商的款?顏色和厚度,讓我聯想到「紙材」和「軟木」,btw為什麼亞洲人特別喜歡貝殼機?我只知道老年人拿貝殼機,是因為螢幕大,又不怕忘記掛掉電話,不過除此之外呢?體積比較小,但厚度增加,還是打開電話的瞬間讓人覺得比較帥?會不會到最後手機還是回歸到最簡單的設計?「我可以讀你的心思!!」

律子

印象很深刻,在EVA裡面曾經出現一位具有相當份量的「背景」人物,雖然戲份不多,就是律子的母親。

除了和碇司令曖昧而糾纏不清的那一段之外,最關鍵的片段大概就是侵入MAGI系統的第11號使徒。

MAGI是律子的母親在世時發展出來的系統(姑且先這樣稱呼吧),其中包含三個主要部分,而設計十分別依照她的身份作為主要特色:MELCHIOR代表科學家的她,BALTHASAR代表作為母親的她,CASPER代表作為女人的她。

毫無疑問的,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科學家,而身為母親的她,和律子則為持著一段接近友情與親情之間的微妙關係,如果說律子和她一樣成為一位優異的科學家(雖然似乎仍無法超越她),我想母親的身份算是成功的,但反觀和她本人一樣紊亂的感情世界,這對母女是相當可悲的。而身為女人,她無法控制對碇的情慾糾葛,即使具有如此聰明理智的科學家特質,卻仍接近愚昧的受到碇的利用。

女人身份的她,不可理喻,善妒多疑,甚至導致最後的死亡。具備這樣特質的CASPER部分,等同於科學家及母親的特質,被設定在MAGI系統之中,我想由另個角度來看,她深知這三種角色,同等重要,無論是對她自己、對MAGI,或是對MAGI所處理的事物。

然而當她過世的好多年之後,當運作相當平順的MAGI系統遭到前所未有的侵害時,科學家的部分被侵蝕了,母親的部分抵擋不了,最後律子是利用女人特性的CASPER,才一舉打倒了使徒的攻擊。(也許反而是無法預測的善變性格,反而讓病毒無法侵略)。

缺點亦是優點,危機可能是轉機,人的個性不也是如此人因缺陷而完整(有點矛盾,是嗎 ),過度理智可能缺乏彈性,缺乏新意,任由感性遊走雖然天馬行空,新鮮有趣,卻可能缺少實踐的能力。

感性發想、理智收斂,是不是創意人應該具備的能力之一呢

獨孤九劍

我覺得我對於方法這種東西是隨性的,雖然知道書上的一大堆理論,不過卻蠻討厭照表操課,也許是受到某個啟蒙老師的影響吧,他覺得學了方法之後,就是要忘記所有的方法,然後創出適合自己的一套邏輯來。這會不會和獨孤九劍的說法有一點相似正所謂學得精要,“以無招勝有招”。

我一直對規定報告要包含5W1H的要求有點反感,我想一開始應該是某個老師擔心大家不會寫這種東西,所以就簡單的告訴大家,內容就是要寫這些東西,可是久而久之,大家就只會想到5W1H。我想真的用心想過到底要怎樣寫這5W1H的人都應該經歷過,其實..這些東西不是沒辦法把想說的說完,就是可能根本不知道要怎樣去填。問題出在哪呢?也許是因為,沒有一個案子會每次都是一樣的狀況,可以同樣的方式作分析報告的。

比如說今天以椅子和PDA做兩份不同的產品報告,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東西,椅子是發展成熟的產品,大概會有很大的部分是在設想情境的設定(比如說哪裡使用、怎樣使用、使用者的情緒、心態等等),這和PDA的考量就不一樣了。

雖然討論的東西就是那些,但是因為產品特性不同,設定的目的相異,會有不同的分析主題比重,再者,除了這種思維方式之外還有很多種,也許更活潑,也許更精要,為什麼一定要從5W1H這樣的角度去寫?也許想想真正面對問題的過程是什麼,是個課堂上的作業?是REDESIGN?或是個概念發想,參加比賽等等,依照不同的情況,收集所需的資料,做合適有用的分析,順著這樣的邏輯思考,應該會是比較具有實用性的方式吧。

不過我覺得多看點不一樣的方法,還是蠻有用的 可以啟發出不同的觀念來。

-----------

5W1H 我的感覺是一種 guide ,尤其是沒有頭緒的時候,這是一種起頭的方法之一。凡事起頭難,有了開始接下來就能開始有進度。

至於像是太極張三豐的太極拳─『忘』就對了。我想那應該是一種境界,對於創意方法來說,已經是至高境界了! 對於我們這種不懂或初學的人而言,還有點太早。沒有功夫做底,想要直接練上層武功,運氣差的恐怕要走火入魔、不倫不類了

讀書會與討論會

參考文章-讀書會與討論會
數位時代-「社會活力新公民」

「創意無法被由上而下的「教導」,但經由讀書會有系統的導引,每個人都能變得更能接納他人的「異見」,也能激發自身的創意......」

關於創意的付出與獲得,許多人仍然抱持著偏狹的觀念,急於四處擷取他人的精義,對於自己的想法,卻敝帚自珍,吝於與人分享。這可不可以算是一種賽局理論呢?

我自己則是認為,創意與想法,透過充分、開放的討論,絕對會有加成的效果,身邊一直會出現這樣的人~ 「嗯~ 我也是這樣認為」

好聽一點是包容意見,不好聽的說法是拾人牙慧。甚至,這樣的人常常事後會將想法佔為己有,甚而領功論賞者亦有之。

創意想法需要激盪,而非抄襲。抄襲要抄得漂亮,至少也要能夠去蕪存菁,能截長補短,能融會貫通。

幾次之後,怎麼有人會願意分享創意想法呢?這樣的佔人便宜的人,其實不算是真有智慧。

腦袋瓜是越磨越靈光,或許一時半刻被人佔了便宜,但真有機會要再發揮創意時,結果自然就不辯自明啦。

能夠欣賞不同的創意和想法,實在也是需要訓練和磨練。記住「人生不是把別人踩在腳下就是贏!」,或許比較能夠真正廣納多元想法,進而激發出更多可能性

限制

如果不知道限制在哪
如何將創意發揮至極限?

守則

搞清楚誰是你的敵人 誰是你的朋友

既然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
可能的話 試著把最可敬敵人當成盟友
或至少,讓對方這樣認為

沮喪芳心俱樂部-(1)

「你的案子根本是天馬行空,毫不考慮實際效益!」老闆惡狠狠的瞪著我怒斥!

我從惡夢中驚醒,揉揉腫脹的雙眼,頭脹的很難受,雙手因為趴在桌上太久,酸麻到隱隱作痛。
我看了看時鐘,12:15分了,下午三點鐘就要case study了,講義上面密密麻麻陌生的人名和企業名稱,還有一大半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洗了把臉,我在鏡子中看見浮腫的臉,臉上還有袖子的縐折印,兩眼布滿血絲,勉強把雙眼睜大,活像一個木乃伊。把手臂上,因為汗水烙下的鉛筆漬洗去,懶洋洋的煮了一杯咖啡,打開電腦,準備繼續跟google作戰。

連線-撥接,等待回應,我回頭倒了一杯咖啡,正準備打開IE上網,可是電腦上沒有成功連線的訊息,而是「撥號無人接聽,重試?」我的心跳了一下,「不會那麼雖吧,雖然三個小時可以做的事情不多,但總比什麼都沒查到好阿!」我的手微微的顫抖,也許是緊張,也許是過多的咖啡因作祟,我按下「重試」,等待,...,依然,是同樣的畫面,我慌了,開始不知所措,心裡盤算著,現在該怎麼做,寒假期間,又這麼接近春節,認識的人走的走,跑的跑,我該如何是好!

我的個性,一向是很討厭和電話一端的客服人員打交道的,無奈時間緊迫,也只能亡羊補牢了。

「嘟..嘟..,****客服中心您好,**服務請按1,**服務請按2....由服務人員接聽請按9。」第一次深切的感覺到,這一段語音說明實在是令人生氣的冗長。我匆匆的按下9。

「嘟..嘟..,****您好,蔽姓陳很高興為您服務。」
「小..小姐你好,我電腦不能上網。」
「請告訴我您上網的電話號碼。」
「********」
「好的,請問現在是什麼狀況呢?」
「就是,我按下連線,但卻一直要我重試。」
接著對方要我做了一堆步驟,一下重開數據機,看看上面亮幾燈(我還五燈獎勒,亮幾燈),一下檢查設定,可是都沒有找到問題。
「先生,不好意思喔,我這邊看,線路都沒有問題耶,可能是你的電腦太舊了喔,還是太久沒有掃毒。」
「那,我現在急著要用,怎麼辦?」
「先生對不起,我們只負責線路方面的問題,電腦部分,您要找電腦公司幫你處理。」
「那..那..好,謝謝你。」沮喪的掛掉電話,心理覺得很「干」,但卻又不知道要怎樣做,「你碼好了,有問題就說客戶端的問題...。」

鈴...鈴...,我的電話忽然響了起來。「是怎樣,發現我上網的問題了嘛。」心想。

「先生您好,我們是....俱樂部的義工,請問您是不是遇到難以解決的硬體問題?」
「什麼,你說什麼俱樂部?」
「沮喪芳心俱樂部,不好意思忘了自我介紹,我是沮喪芳心俱樂部的義工,專門為您這種被硬體、軟體搞的異常沮喪的人解決問題。請您不要擔心,我們有0800的免付費電話,你可以打電話來求證。」
「恩,可是,你能怎樣幫我呢?」
「先生,請您打開門,讓我來為你解決問題吧。」
我半信半疑的拿著電話走到門口,打開一看,果然有個高高瘦瘦,大約30歲左右的人站在我的面前,他穿著休閒長褲和POLO衫,手中提著黑色的大公事包。

這位義工走了進來,先遞了一張名片給我。-沮喪芳心俱樂部,電腦及網路工程部門義工,Kenneth。

他先到我的電腦前,檢查硬體線路,「沒問題,你的線路和ATUR,恩,我是說ADSL上網的這個盒子,都沒有問題,那接著要來看你的電腦了。」
他坐在我的電腦前面,非常快速的檢查了幾個設定,我坐在床上,好奇的問著,「你們提供這樣的服務很久了嗎?」
「是的,沮喪芳心俱樂部的成立,是因為有一群在軟體及硬體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工程師們,有感於現代人因為科技與機器的設計不良,在操作過程中導致各種心裡焦慮,影響工作效率與身心品質,因此組成這樣的業餘俱樂部,一方面實踐大家回饋社會的理想,降低高科技機器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當然也藉由這樣提昇個人實務經驗。」
他一邊回答我,一邊還是不斷的檢查電腦設定,接著回過頭來,「先生,我想你是必須要更新一些檔案,但是你還沒辦法上網,我先用無線上網的方式,幫你下載一些軟體,先跟你說明一下。」
基本上,我也不太懂要幹嘛,就點點頭。

只見Kenneth從公事包中拿出一堆機器,接在我的USB PORT,就開始連線了。過了大約五分鐘之後,一切已經處理完畢,他把工具先收好,然後重新啟動電腦。

「先生,這邊麻煩您輸入開機密碼。」
「喔!好!」我頓了一下。

接著他按下撥號的鍵,我終於看到,成功連線的話面,他打開IE,連上我的首頁時,我幾乎激動的要落淚。
「先生,真的謝謝你,這樣,恩,服務費...。」
Kenneth說,「我剛剛已經說過了,我們完全是服務性質,不收費的,只希望可以讓你解除科技焦慮。如果你真的想要回饋點什麼的話,我的名片上有網址,歡迎你到上面登錄成為會員,給我們點意見。」

我並沒有馬上到網站上查詢「沮喪芳心俱樂部」的資料,而是儘快把工作完成,心想既然有網址,等下午討論完畢再來查吧。

晚上9點多,討論完畢的我,由補眠中滿足的醒來,這時才想到要,查察那個網址。
「http://blog.club..../。」
還要登錄會員,該不會寄一大堆廣告信給我吧,不過並沒有要求我輸入email。
連進去一看,原來只是一個留言版,上面早有許多曾經受到幫助的人們留言,其中不乏許多重新求助的人們。不過這個留言版似乎沒有人回。
我往前搜尋之前的文章,有人提到,這個地方有人管理,因為不當的言論都會被刪除,但無論留言者怎樣聲淚俱下的要求義工幫忙,似乎也並沒有得到回應。
有個會員提到:「因為『沮喪芳心俱樂部』的義工們,完全是以一種相當戲劇性而隨機的方式,到處幫助有需要的人,也許見過一次,就不會再有機會看到他們了。」

我這時才開始想,沒錯,Kenneth怎麼會在我掛上電話的一瞬間,就得知我有困難!

這是一年前的事情了,曾經懷疑他在我的電腦植入病毒或是駭客程式等等的,不過事實證明,這些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想法,現在還覺得有點慚愧呢。而,縱使我又遭遇過幾次硬體上的問題,卻也沒有在遇過義工們。

我能做的,就是在留言版上一大堆的感激之詞中,留下我獨一無二的:「Kenneth以及所有的俱樂部義工,謝謝你們。」

2004/10/10

引誘犯罪的把戲

受害者A女,執會員卡,至某週年慶百貨公司換取卡友禮,拎著超大無用菜籃一枚(卡友禮)正準備離去,被某服飾名牌專貴小姐(嫌犯)拉住。

「小姐,參考看看喔,我們現在洋裝全面特價五折起喔,來試穿看看吧。」
「五折喔!挖塞,不是從來沒有折扣的嗎?」
「對阿,機會難得,小姐你很適合穿洋裝喔,(瞄了一下穿個洋裝的A女)來,你看看這件,這件很適合你喔!」隨即抓起一件和A女身上花色相當的嶄新洋裝。
「真的嗎,好可愛喔!這是今年最新款的嗎?」
「對阿,你要不要試穿看看?」
A女馬上被聳動,進入更衣室。

3分鐘後,A女從更衣室走出,在鏡子前端詳自己。
「可是我覺得穿起來有點胖耶...。」
「不會啦,小姐,我們這件洋裝很好搭,你可以家個小背心,穿起來就會很好看了。你下半身線條很好,上半身比較健美,你應該有在運動吧,要不要搭這件背心看看。」拿起一件背心幫A女套上。「你看,我就說吧,這樣搭真的很好看。」
「恩,」A女照照鏡子,逐漸被催眠,覺得好像真的沒有那樣胖。「可是,這背心,比較不好搭呴,我總不能只為了這件洋裝,買件背心阿...。」
「恩,你這樣說也對。不過我們這件背心還有一件長褲,是最新款,一度賣到缺貨,這是最近才到的喔,你要不要搭搭看?」嫌犯迅雷不及掩耳拿出長褲。

3分鐘後,A女一手拿著剛換下的洋裝,換上長褲和背心。
「小姐,你看,這樣穿很挺喔,真的很好看耶。」
A女疑似再度重度被催眠,「恩。」
「你要不要順便帶裙子,現在這一套買下來,打9折喔,這是當季最新款,難得配合週年慶,你知道我們當季品從來不打折的....。」

結果,只是要換贈品的A女,拿了穿了有點胖的洋裝、不必要的背心長褲裙子套裝,刷卡萬元。

血液中的akira

大友克洋,或許可以稱為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akira,描繪的是世紀末,如吸食毒品之後的狂喜與毀滅現象。表面上在科技進步的引領之下,人類的生活將毫無限制的不斷提升水平,直逼想像力的極限,但另一方面,對於這樣伸手不可及的未來,卻又充滿疑慮而頓失依靠。

人們的確充滿希望,只是不知道希望在哪裡,而潛伏在血液之中的,充滿不滿與生存環境所帶來的壓迫,但卻苦無抒發的理由。成年人的世界,或是表面上受到法律與道德規範的體制總是會這樣苛責著:「你有什麼好不滿的?你憑什麼?今天你所立足的幸福人生,是我們這一代所辛苦建立的,你什麼都還沒有付出!還想要要求什麼?」於是,下一世代新興的生力軍,眼睜睜的看著上一代的人迷失在自己所創造出來的迷宮幻境中飲鴆止渴,躲在權力、腐敗與謊言建構的碉堡之中陶醉,渾然不知危機將至,或是自欺欺人,認為即使腐敗的速度如骨牌效應一般咄咄逼人,自己也應當僥倖逃過,或是最後倒下的一片王牌。

如果沒有合理的管道可以抒發,那麼,總該有體制外的方式可以解決。「你們當真認為,我們就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沒看見嗎?如果無法以身作則,你有什麼全力苛責我依照你們制訂的方式去前進!」於是潛藏在血液當中的akira因子將被喚醒,造成史無前例的破壞、狂亂,徹底瓦解。原來在秩序之前的一道步驟,就是革命與完全摧毀。

akira和其他大友克洋的作品,大多完成於數十年前,然而許多內容都描述了這樣在現代人體內蠢蠢欲動的破壞因子。現代人的確累積太多壓力與不滿,可悲的是,這些情緒都是逐漸累積而成,找不到藉口埋怨,只是不斷的被訓練壓抑、再壓抑。沒有多少人能像akira中的鐵雄一般幸運(姑且這麼認為),可以肆無忌憚的宣洩體內無比憤怒的能量,而隨著年齡漸增,情緒沒有釋放也沒有消失,而成了癌症般的毒瘤,人卻變的習慣了,閉緊嘴巴,皺著眉頭,然後繼續進行著殘害下一代的舉動。

情緒轉嫁在怒斥子女的瞬間,憤怒轉化成執著棍棒鞭笞的動力來源,就像是遺傳因子一樣,一代代的傳下去。

這樣的狀況有多普及?有多少人期待可以像鐵雄一樣造成毀滅?或許可以從越來越多的暴力傾向卡通見端倪。除了大友克洋自己的多部作品之外,麻辣教師gto、極道鮮師等,都是藉由類似黑幫的力量,企圖重整學校秩序。如果「光明」的力量(法律、規範)無法給我們想要的教育環境,那麼是不是應該訴諸「黑暗」的力量?而上班族金太郎又何嘗不是如此。大家都有滿心怨氣,卻又沒有膽量,只能藉由劇情中的想像,讓黑道般的魄力,幫自己把心裡的話說出來!

我的確是喜歡這些劇情的,或許在看到許多假道學與迂腐的想法,被亂棒擊斃,有十足的快感,不過在這些(我認為應該歸屬於)成卡之外,是不是更應該往前、為自己、往後做點什麼呢^^

剪紙人生-王桂英

Discovery Channel「六十分鐘看亞洲」的節目中,曾經介紹了居住在大陸鄉下的奇女子-王桂英。她是一個文盲,沒有學過任何正統藝術,但從小時候第一次執起剪刀,接觸剪紙之後,就展露了驚人的才藝。她的作品不打草稿,沒有構圖,直接一刀一刀的剪來。剪紙的主題,沒有深思熟慮,毫不刻意做作,是雙眼所見的生活寫實。

剪紙,是一種非實則虛的呈現方式,在王女士的手中,有時以實為圖,虛為地,有時以虛為圖,實為地,靈巧變化,豐富萬千。而流暢的工法,純熟自然,無論是人物俏皮生動的舉手投足,或是植物動物的姿態,無一不展現出她過人的美感天分。就剪紙的整張作品來看,比例與構成也渾然天成,裝飾用的花邊、穿插在圖案中的文字、直線及曲線的運用,更為王女士帶來「剪紙界的馬地斯(Matisse)」的封號。

然而如此出色的藝術天分,卻沒有為王女士帶來任何的精神上或實質上的利益。她所遭逢的年代,是解放與文革,她所居處的環境,是窮破落後的鄉間農家生活,因此縱然她的作品令人為之驚豔,甚至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證書,卻僅能為她帶來一張五元左右的代價。

在紀錄片中,王女士和次子前往廟會販售剪紙,鮮活的構圖與高超的技藝,馬上聚集的大批圍觀的群眾,有人看上了作品,開始討價還價起來,「我們販賣的是藝術,這不是紙張!」次子說道。縱使如此,缺乏行銷手法與管道,剪紙畢竟還是被一般人視為廉價的民俗技藝,沒有一定的地位與價值。因此,剪紙畢竟只能算是王女士的閒暇興趣,大部分的時間,她是一位全職的農民,和先生守護著兩片農地,以及兩個兒子,其中一個還因為經濟困乏而無從娶妻。

紀錄片拍攝的期間,王桂英的先生病倒,所有農地及生計的重擔,都轉到了她的肩上。王女士在一次除草的工作中,和靜坐在旁休息的先生,討論起打算要剪哪些主題來販售(廟會場合),病厭厭的先生提到,「幾張鋤草,幾張餵雞,...,你剪個極樂世界好了。...」也許是當時已經有久病厭世的想法,沒想到因為沒有醫藥費,加上延誤就醫,沒多久真的與世長辭。桂英女士沒有太多的悲傷,她認為先生靜靜的走了,也許比活著還好受。手中,則是一幅生動的祭祖作品,應該是為亡者最好的追思了。

剪刀就像王女士的雙眼,紀錄著她一生的坎坷流離,宛如寫生、或是攝影一般,她說自己會不斷的剪下去,絕對不會放下剪刀,直到雙眼閉上的那一天為止。這不禁讓人感受到,她的作品之所以生動,是因為親身深刻體驗,之所以豐富,是因為一幕幕都歷歷在現,農家生活、孫兒的遊戲,村落的活動,都是她的生活記錄。好的藝術創作,不見得都必須得由藝術家親身體驗創作主題,但由獨特(也可能是相當艱苦)的生活經驗中,所創造出來的作品,就更加難能可貴與感動人心,因為這正是與生活緊緊相扣,於文化密不可分的藝術創作!

紀錄片拍攝不久之後,桂英女士終於獲得學界與藝術界的肯定,不但在徐州博物館展出個人作品,還出書並受邀傳授剪紙藝術。也許這些,並不足以為她帶來豐厚的收入,或是彌補過去的不足,但從她臉上滿足的表情,我想,個人剪紙創作所受到的肯定,與藝術才華所受到的尊重,對她-對一位藝術家-來說,就已經足夠。

2004/10/01

票據信用查詢

一個還蠻好用的服務喔,如果出門在外,又對手上收到的支票心存懷疑,別擔心,拿起你的手機,中華電信手機用戶,直撥8882,依照語音指示,就可以收到對方最近的信用資料喔。
8882「票據信用查詢」服務還有一個很好用的功能,就是簡訊查詢。手機簡訊的內容輸入對方的身分證字號、公司統一編號、支票開戶行代號及帳號等任一種資料,傳送對象輸入「8882」,大約等候幾秒鐘,就會收到被查詢者票據信用囉。這樣可以偷偷的在桌子底下按簡訊查詢,避免尷尬的場面:D,很好用喔。
我查了我自己的信用,收到的簡訊回覆內容如下:「B2*******7截至93年09月17日止,該戶為非拒絕往來戶,且最近一年內未曾發生存款不足退票!」恩,果然是信用良好阿^^
8882「票據信用查詢」服務說明中央銀行為健全票據信用資料徵信制度,加強服務工商業及社會大眾,請票據交換所彙集台灣地區全部拒絕往來戶及有關存款不足等退票資料,建立一個「全國性拒絕往來戶及退票資料庫」,並利用電腦連線作業,全面開放工商業及社會大眾查詢。票據交換所為便利民眾及工商業者利用電話語音查詢票據信用資料,中華電信行動電話客戶可透過手機撥語音簡碼8882、簡訊簡碼8882等任一種方式進入「票據信用查詢」服務,選擇輸入被查詢者身分證字號、公司統一編號、支票開戶行代號及帳號等任一種資料查詢被查詢者票據信用。
★無須申請,中華電信的行動電話客戶可使用,但預付卡的客戶暫不提供。
★使用說明(一)、語音:透過手機撥語音簡碼8882、依語音導引選擇輸入被查詢者身分證字號、公司統一編號、支票開戶行代號及帳號等任一種資料,查詢被查詢者票據信用。個人身分證前一碼英文字母改由兩碼數字取代。(二)、簡訊:於簡訊內容中選擇輸入被查詢者身分證字號、公司統一編號、支票開戶行代號及帳號等任一種資料,發送至簡訊簡碼8882後,即可收到被查詢者票據信用訊息。個人身分證前一碼英文字母請直接輸入英文字母(大小寫皆可)。
★費率:語音查詢:0.15元/每秒。簡訊查詢:以實際收到回覆簡訊筆數計費,每筆二.五元。(傳送不收費,回收的才要收費)
★資訊使用費:票據信用查詢成功,每次收取資訊使用費50元。查詢成功後,當日09:00~20:00內,可再撥8882或簡訊8882查詢同一筆資料,只收通信費但不再加收50元資訊費用。(當天以簡訊查詢一筆資料,就是2.5+50元)
★查詢時間為週一至週五09:00~20:00例假日及國定假日暫停服務。

2004/06/04

咖啡

碩一那年開始習慣喝咖啡,買了一台krups的espresso,就在寢室裡煮了起來。

當時對於咖啡的印象,食之無味,由於怕胖,不加糖只加鮮奶,煮好了就咕嚕咕嚕喝下去,要的只是滿室馨香和提神的效果,從未細細品嚐研究箇中滋味。

離開學校就業之後,某個在咖啡廳的餐後咖啡,給了我好深刻的印象,原來同樣的黝黑液體,可以泛出如此深層的香味與口感,層層的香味在口中纏繞就像深情的吻,從此咖啡就和我的生活緊密的連結,夏日午後伴著巴哈平均律,早餐飯後工作前的提神振奮,冰咖啡、美式咖啡....濃濃牛奶香味的咖啡,和你共享的咖啡時光。

或許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杯咖啡,不懂的品味與沖調,才會讓香味成為苦澀的回憶。

2004/05/04

物換星移



高中畢業旅行時曾經參觀過那所學校,當時我對整體環境的映象並不好,我想有一半是由於自己當時的心境。我覺得,好狹窄、到處都是影響視野的高樓。

後來在考完聯考時,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居然考上了該校某系,於是相當鐵齒的我,堅持在填志願時不填任何一個該校的科系,當然往後的幾年,我不會在那個學校出沒。

神奇的是在將近10年之後,在相當意外的狀況之下,我重返該校,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心情,心中充滿的居然是美好的回憶,人心真是一種既不準確又沒原則的東西,也由於這樣所以生活多采多姿,我想:)

2004/03/05

無題

設計的定義之中就包含用合理與合乎邏輯的方式以解決問題

簡單的來說
這其中牽涉到的目的與作法(先簡化成這樣)
假設今天的設計目的
就是做個外觀炫的不得了但是啥功能都沒有的東西
那麼無所不用其極的達成這個目標
單就個案來說就是成功的

假設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某個產品的操作性問題
比如說改善產品安全降低操作失誤
那麼提高在介面與認知上的設計
絕對比外觀來的重要

目的不同 自然作法不同 當然評斷產品設計好壞的標準就不同

別再狹隘自己的設計眼光了
隨著科技進步的神速(請別忘記摩爾理論)
實體產品終將被虛擬服務所取代
到時候要怎樣重新面對你設計的東西?
當個工業設計師
永遠不要奢求學校告訴你所有的事情 到國內外任何學校都一樣
試著問問自己能學到多少事情
自己從各種環境變遷社會現象中體認到了身為工業設計師的使命沒有

2004/03/03

莫名

情緒總是沒來由的,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就像是氾洪,來時擋不住的淹沒過頭頂,走時靜悄悄沒帶走破壞的痕跡。

所以不需要理由的,今日,我選擇在大冷天迎著呼嘯的寒風流浪。這需要一點決心,與放縱的勇氣-心裡的放縱。隱沒在人群中,張開自己所有的感官,想像力到達極致邊緣,外界的刺激和腦中的記憶產生無數的連結,如電流般的刺激與快速的來回傳遞,瞬間提升了腦容量與思考的能力。吸收,反芻,反省、反應、吸收...。

我想......。

2004/03/01

LIFE'S A STRUGGLE

宋岳庭:Life's a struggle
http://www.zheteng.com/ttt/lifeview.htm


尤記得三四年前,曾經在網路上和人討論到創作品的「主題」,當時我的論調認為,有特殊的生活經歷與體驗,作者時常較能夠傳達出震撼人心的作品,當然,這也並不代表,好作品的作者,一定要有異於常人的遭遇,而一生閒適淡薄的人,就無法創作出雋永的佳作。

但這樣的論調,當我看到宋岳庭的作品時,忽然讓我覺得,好作品背後所承擔的負荷,有多麼的沈重,令人窒息。

作品中透露著青少年滿懷抱負,卻一再在成人世界中受到無盡的打壓與打擊。童年時父母長輩所承諾或告知美好的將來,隨著成長的過程被層層剝削,等到自己有意識時,卻早已赤裸裸毫無防備的站在通往陌生人群的十字路口。什麼是真、什麼是事實、該相信什麼、該以什麼為生活準則,當這一切人的信念賴以維生的因素都消失了,成了無所適從,毫無靈性的軀殼。

最令人難過或是感傷的,是作者在文字中透露的無奈與掙扎,生命縱然苦悶,卻仍然必須面對與走下去,我們似乎都能望穿他空洞卻又亟欲抓住什麼焦點的雙眼。然而在他還來不及真的站起,靠著自己的力量與勇氣,和世間搏鬥之前,命運之神卻又奪走了他的生命。

如果他對生命的深刻體驗,是為了造就一個出色而感動人心的作品,那我衷心希望,他能夠平凡、平淡而輕鬆自在,縱使世間問題仍然存在。但換個角度想,人生的寫照,也許,是他如史詩般的遭遇所換取的,透過他的作品,更深深的刻畫在所有聽眾的心中。

2004/02/27

DIAMOND AND MOBILE PHONE

也許我偏激了一點,不過我實在無法想像,為什麼手機這種東西會和鑽石混為一談?甚至大賣特賣?

在我的心目中,手機技術的演進就像摩爾定律一樣吧,日新月異,通信技術更是如此。而鑽石給人的印象卻是「一顆永流傳」。我很難想像購買「鑽石機」的消費者,心中的想法,一隻動輒上萬(最近sony ericsson v600好像要99,000),鑽石機的定義肯定是在「首飾」、「精品」或是「飾品」,然而帶著一個功能低階,毫無用武之地的的高價鑽石機,我到寧可要一隻便宜而功能齊全、價格實惠的普通手機,或是一個單純的飾品(手錶或首飾等)。

手機為啥會和首飾產生聯想,這會讓我想到其他的問題,手機為啥會和數位相機結合在一起?曾經我有過很強烈的疑問,以目前的手機而言,一般做到30萬像素就是不錯的等級了,而百萬像素相機也在最近才出現,與其拍個模糊的照片,為啥不買個數位相機?體積也不大阿?但這時我就會想到另一種產品,叫做「健達出奇蛋」。

健達出奇蛋幾乎是小朋友共同的最愛,一顆中空巧克力球包著塑膠玩具,居然賣的比滷蛋還貴,在台灣要28元,國外如日本,價格就還要更高了。單純購買巧克力,以及購買玩具,我想應該可以買到更好的東西,不過當玩具和點心結合之後,就像產品名稱一般,同時滿足兩種需求。「結合」是為了達到功能之外的效用,甚至是1+1=∞。

手機拍照亦是如此。但我又不免想到,為啥不是數位相機結合通訊功能呢?這個疑慮在最近出現的拍照PDA之中更突顯出來了。回歸到人類需求的最原點,大概不外乎三個要素:

一、獲取正確(儘量)、大量、有用資訊。
二、隨時隨地都能傳遞、獲得資訊。
三、人要超乎時空的絕對自由mobile。

所以,vr+wireless lan+mobile+power+資訊(各種感官)的流通,代表著科技未來走的方向嗎?

其實我不願為科技的發展下定論,因為現在的演進根本不是跟著需求走,而是「科技-->創造需求-->行銷-->使用者」人以為擁有越來越多的主導權與選擇性,其實這只是被教育、被宣導後的自以為是吧。

GAME

遊戲就是要流行扮演虛擬的自己和養虛擬寵物。這些事情實體狀況都可以達到,為什麼還必須要透過模擬的方式滿足自己?

對於遊戲,我沒有負面的印象,一年半之前,甚至我自己也曾經沈溺於online game之中。耽溺是為了忘記不愉快的事件,遊戲結束,esc一按,我還是回到現實生活,面對不順的窘境。

我只是不喜歡將虛擬與實體混為一談。現實生活中,總是天不從人願,盡心盡力都不見得會有好的收穫了,更何況是好吃懶做好逸惡勞?可遊戲就不同了,只要抓對了遊戲的秘笈,練功的方式,甚至利用cheat或hacker外掛程式,成為虛擬世界的英雄指日可待。於是乎,有許多玩家,將現實生活的寫實與燒殺擄掠,帶入遊戲的虛擬世界,卻又將遊戲中成就唾手可得的想法,帶入現實世界。

可現在的趨勢,從上到下,大家都重視遊戲所帶來不容小覷的經濟力量,但在這之前,是否有人想過遊戲的優點在哪裡?危機又在哪裡?也許我過於言重,事實上,人生也不正是一個遊戲?哪天當基因密碼就像遊戲秘笈一樣可以在向口7-11買到,是不是人也開始忘記努力、付出、過程與收穫的差異?

2004/02/25

ME

我想,我不是個笨蛋,我不是阿諛奉承的傢伙,我不是爛好人,我也不是不懂的什麼叫做自我。不過,我很善良,所以我願意幫助你:)

Customer Profile-PART I

他是一位阿媽級的客戶,初見他時是在櫃臺。除非辦活動,我平常不會在櫃臺出沒,也不會直接接觸客戶。當時接獲在櫃臺值班同事的求救電話,該阿媽想要使用某種服務,而在場沒有人可以搞定,於是我下樓探探情況,順便收攤(當天活動已接近尾聲)。

聽同事說,阿媽在櫃臺枯坐了兩個小時,帶他來衝業績的另一位(高階)同仁,把他放在櫃臺就先行離去,要阿媽自己決定需要什麼服務後,再找他辦理業務。她只能夠模糊的說出自己的需求,對於我們應該提供他什麼產品與服務,則完全搞不清處。聆聽了他不清不楚的描述,我揣測他的需求,隨手抓了一個產品,SHOW了其中的功能之後,他忽然如獲至寶,當場買了我說的那款產品,市價9900,二話不說,還真是大手筆呢。

服務結束之後,攬下業績的高階同仁馬上前來簽名@@我想我也無所謂,畢竟各司其職,我的工作就是要負責這樣的CASE,只是難以想像,該高階同仁居然還硬要我留下名片,以便將來阿媽對產品以及服務不清楚時,有人可以詢問。唉,這就是他作業績的服務方式嗎?

週末晚上我的手機出現了一個不熟悉的電話,原來是阿媽打來的,他說他不會開機@@天阿,於是我憑藉著對該產品的印象,告訴他該如何操作使用,可無奈我身邊沒有實物可以參考,根本無法好好向他說明,道歉之餘,他倒也沒有怨言,只是約定上班時要到公司來找我教他。掛掉電話的第一個念頭,自然是想要在辦另一個非公務的門號:P,我可受不了在下班之後還要處理這種額外的工作。但本著服務的心態,後來也就釋懷了。

星期一一天忙碌,不見他的蹤影。星期二就在下班前10分鐘,高階同仁帶著他出現在辦公室,頓時大家滿臉黑線,而當天和他第一次接洽的同事,一方面趕著下班離開,產品卻又頻頻出狀況,於是我又把這個燙手山芋攬了下來,先是幫他檢查產品,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接著幫他設定。當一切都沒有問題,接著要教導他如何使用了,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重複演練,最後還寫下詳盡的操作流程。他總算滿意的離去。

阿媽一襲儉樸的深色服裝,盤起的白髮,和他說話會給人一種莫名的壓迫感,可能是因為他什麼都不懂,因此逢人就希望巴著對方,直到事情完全搞定。另一方面,也是他相當積極的態度,閒聊時自稱是慈濟的志工,會想要使用產品並沒有特別的因素,純粹只是有趣。互動的過程中,他一直自責自己頭腦不清楚,老是搞不清楚產品的操作步驟。我也不是奉承他,其實他所使用的產品服務,都是在最新的服務內容,別說是一位阿媽了,我想就算是7年級8年級的年輕人,也沒有多少個真的使用過,或懂得這樣的產品服務,更何況整個公司上下,真的可以教他的,(汗顏阿)也寥寥可數(否則高階同仁就不會把他踢給我了)。我不斷的鼓勵他「阿媽你真的很時髦喔,懂得用這麼方便,這麼新的技術。」

教他的過程中,讓我想到我的母親,平常也是連個最簡單的開關機,基本操作,都要我說了半天,產品上面即使貼了操作步驟的貼紙,或是寫下詳細的說明,還是常常搞錯,我想面對阿媽之所以可以有這麼大的耐心,可能是平常教導母親時早就習慣了。但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也是阿媽和我的母親(我想他們年齡相仿)最大的差異性在於,面對不熟悉的事物,阿媽勇於嘗試,勇於發問,而我的母親就不同了,她常常會因為挫折而退縮,永遠只習慣於自己所擅長的方式,無法接受他人(當然包括我)的其他建議與看法。當然,我想那是我母親的個性,沒有什麼好評斷的,但相對的,阿媽的態度,給了我蠻多的啟發,當然一方面是他絕對的經濟自主權,他有絕對的能力與自信。

年齡、生理上的退化,根本不是阻撓年長者持續成長的主要因素,心態才是最主要的因素。(別讓自己提前當個小老頭:))

2004/02/24

從空中看地球

「從空中看地球」攝影展的作品,我想是屬於那種非常需要導覽文字的創作。每一幅作品其實在作者按下快門的瞬間,都有相當深厚而沈重的意涵,然而視覺效果畢竟太過完美,由高空鳥瞰美麗的pattern,豐富的色彩變化,實與虛、陰與陽,波瀾壯闊的構圖,的確在讓人發出讚嘆之餘,忽略了作者的原意。

也許這樣的作品在一系列震撼、感動、思考、反省、再次感動的過程中,是作者(或者委託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本意。毫無疑問,楊亞祖貝童是相當優異的新聞攝影家,無論取材與取景都令人驚豔。在真正瀏覽過攝影作品之前,我不否認曾經懷疑過,「鳥瞰」的取景方式,會不會流於譁眾取寵的把戲?然而當我站在一幅幅震攝人心的畫面之前,我知道我的顧慮是多餘的。「鳥瞰」不過是一種「工具」,攝影師本身的思維(當然還有技巧,這不在話下),才是左右作品價值-對個人、全人類與地球-的關鍵。

單就攝影展的主題-從空中看地球-來看,「鳥瞰」本身就是一個極重要的主題。除了可以用較為全面性的角度觀看我們的生存環境,更得以體會到人和地球之間的互動、比例、以及生活的痕跡。

幻想我們透過「顯微」micro的世界,看到雪花完美六角形結晶、礦石優美結構時的感動,很難想像,當我們往後退縮,退到了天際,回望地球的外衣,捲起白色浪花的水面波紋、由著日以繼夜沙漠狂風吹拂後的黃沙紋路,呈現的依然是「自然」形成的規律、圖案。然而不光是自然景觀如此,在一系列作品之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即使是「人為」的斧鑿痕跡,依然呈現著有趣的圖案與規則。小則傳統市集中,魚販隨意擺設的魚堆,聚集的人群,大至自然生成的聚落鄉鎮。也許有著如蜂巢般神秘的原因與規律性,而至於聚落與人群,或許呈現的正式人與人互動情感之間的「最適」距離,在時空的演化之中所顯露出來的狀態。

高空的角度必然寬廣,所能涵蓋的範圍大,除了體積之外,無論是人為的產物-垃圾、空箱滿佈地面的牛肉碎塊與血跡,或是呈現一片淺紅的紅鶴群,最令人震懾的就是「數量」。「角度」也是很有趣的主題,如高空觀看明治神宮層層疊疊的屋瓦,環環相扣的合院。而當「角度」加上高空、陰影這樣的元素,所呈現出來的又是另一種主題。如沙漠中的駱駝商隊,俯望的角度,一隻一隻的駱駝僅剩不太容易辨識的小圓點,然而在高低起伏沙漠上留下的長長身影,卻反客為主,成為作品中更耐人尋味的主角。

透過高空攝影,特別能夠呈現人,以及地球的尺度。滿佈巨大裂痕的南極冰山上,狂風吹襲後一片狼籍的森林,孤伶伶的人影,越是渺茫不可見,越顯的自然的偉大,以及深不可測的可怕力量。然而這渺小的人影,卻也不甘示弱的竭盡其破壞之能事。人定勝天,是這樣子的嗎?

這是相當令人感動的攝影展,無論是畫面、主題,都讓人的情緒一下子盈滿-複雜而深刻。

2004/02/23

紀念品

什麼時候,紀念品的意義成為「到此一遊」,久而久之,所以我不必真的親臨現場,卻可以藉由一大堆餽贈親朋好友的紀念品,「宣告」自己的足跡。

LAUGHTER

看攝影展時,身邊的一對母子,對著畫面中非洲貧民窟的菜園,哈哈大笑,母親指著一個比要大的區域說,這是有錢人的,兒子則盯著旁邊的小區塊說,這是窮人的,母親接著回答,在這種地方還有貧富的差別嗎?然後兩人帶著充滿輕蔑的笑聲離去。

我有種衝動,下次參與這種人群聚集的場合時,一定要帶著錄音設備,我喜歡聽聽別人對於事件不同的看法。

至於攝影作品與狂笑的母子,反而沒有很大的感受。我只是想說:「只有多元,沒有差異,自然也沒有可笑之處。」

2004/02/20

Popularity

最近蠻常聽彭廣林在台北愛樂主持的古典音樂節目,片頭標題是「親愛的 我把古典變流行了」。開場片段穿插「瑪丹娜的內衣外穿 早在柴可夫斯機的天鵝湖第一次上演時就有了」(還舉了另一個例子 我忘了:D),我想作者想要闡述的,應該是在流行與非流行之外 的確存在的好音樂與壞音樂的,換個角度來說,音樂的好壞,與流行非流行沒有直接的關係。當然下這樣的定論也牽扯到對「流行」這詞彙的定義吧。

無論是音樂或藝術,總存在著可不可以教授、可不可以評斷的爭議。也許是我涉世未深,也或許是騎牆,我總認為,藝術與音樂的確可以教授與評斷,這樣說 就是在某種程度上認同 存在『客觀』探討的可能性,但我依然認為,藝術仍然有無法教授評斷的層面,也就是相當主觀、幽微無法言述的部分。

而對演奏家的技藝又何嘗不是如此,高超的演奏技巧可以透過良好的教育與不斷練習,但是演奏者對樂曲獨特的品味與闡述方式,又何嘗可以透過學習獲得?

所以我總認為,一定程度的技藝是基礎,而對藝術、生活、生命的獨到見解與深度感受,則是增強作品的價值與意義。兩者相輔相成吧。

2004/02/15

COAT

一兩個禮拜前,我在百貨公司的清倉特賣中,看到了一件灰色,有著毛茸茸領子的短外套,有鑑於今年冬天天氣驟變以來,隨著冷空氣不斷增強,衣服匱乏的窘境有著逐漸升高之勢(<--我想以上這一段只是shopping的藉口吧^^),於是打算將那件美麗的灰色外套帶回家,但很遺憾的是,現場並沒有我要的size。

昨晚聽老姊說在另一個專櫃有這一款式,於是今天下午千里迢迢的騎著我的小機車前往探詢。此時此景,重新穿上當時喜歡的外套,卻不知是因為顏色不同,或是SIZE太大,忽然瞬間打消了購買的念頭。

回程時,也許是心事重重、也許是心不在焉,但總之應該和外套沒有直接關連,忽然一個措手不及,就往前方的TAXI尾巴撞下去,機車頭全毀,好險有機車籃當緩衝(第一次覺得機車籃這麼重要),因此只是車殼部分需要更換,好辛苦的牽車到了最近的車行,心一橫,就把買給自己外套的預算拿來給車了><,恰巧,也是灰色的外套。

2004/02/09

海菲茲

望著窗外的天空,除了狂嘯的冷風之外,一片陰霾的灰蒙中,陽光從都市的夾縫悄悄灑下。帶著愉悅的心情,手中拎著陪伴我半個月的厚重風衣,打算讓心情曬曬太陽,去除霉味,出門的瞬間,迎面而來的冷風吹亂了一頭散髮,只得又披上大衣,戴上手套,拒絕接觸充斥在空氣中的冷空氣。

無奈,騙人的陽光。

海菲茲演奏舒伯特聖母頌,質樸、直接、卻單純而強烈,充滿感情、感性與個性。令人印象深刻。

2004/02/08

過火

震耳欲聾的南管聲、鞭炮聲,肌膚貼著肌膚的人擠人,信徒閃耀著光芒卻又有些失焦的眼神,陣頭、儀式、煙霧瀰漫、連旁觀的我,頓時腦中一片空白。

姑且不論儀式與心理層面之間的關連性,這樣的場合竟讓我聯想起搖滾樂的演唱會。有相同的儀式元素、有相同的人群、有一樣的信眾,一樣閃著光彩卻略顯空洞的眼神、恍惚、離神、接近催眠狀態的境界。

人其實本來就不是理智的動物。認為自己可以理智的思考一切,基本上就是一件很不理智的事情^^。

公主徹夜未眠

我想養成洗澡時候聽音樂應該是超過一年的習慣了吧,因為911事件發生之時,我就是在浴室中收聽廣播聽到這則消息。

促成這個習慣背後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是因為,我太容易在洗澡時胡思亂想,回想工作上的事情,未完成的進度等等,結果不是導致洗澡時間漫長無效率,就是等到穿衣服時才赫然發現手上還有泡沫:P

今天天氣依然寒冷,尤其是綿綿不斷的雨,打濕了衣服,冷風透過衣袖上的濕氣,牢牢的黏附在身上,真是錐心刺骨的寒。洗澡是一種煎熬,期待熱水淋遍全身之後的快意,卻得先戰勝讓人捨不得脫去衣服的寒意。還好伴著我的是「公主徹夜未眠」。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帕華洛帝華麗煽情唱腔的版本,一開始的低沈浪漫,中段的豐富多情,加上結尾的高潮迭起,都讓我醉心不已。

普契尼的曲式是不是太過矯情呢?但高昂的男聲為我怯寒。「公主徹夜未眠」,我好想跳入劇中喔~~公主~~

背景音樂:杜蘭朵公主-「公主徹夜未眠」

2004/02/02

EVENT

感想一:如果參加EVENT卻無法配合舉辦有意義、獨一無二、和活動緊密結合的造勢、促銷,那就是白費功夫,浪費時間精力了。換句話說,顧客千里迢迢來到會場,卻發現內容和其他地方一模一樣,那還有什麼吸引力?

感想二:如果舉辦EVENT卻無法在交通、入場、人潮作有效的規劃安排,那麼即使顧客到了會場,仍然不得其門而入,或者由於人數激增大大降低服務品質,不但無法達成預期效果,反而造成負面印象。

結論:凡是不要只會東施效顰,舉辦活動不只是聚集廠商和聚集人群這樣白癡的事情。

2004/01/29

BUNNY



小白兔被嫦娥帶到月球上後,一直住在坑洞809號裡面,他不愁吃不愁穿。可是在坑洞809裡住久了,覺得煩了,想到上面的世界去看看,於是開始奮力的往上跳,可是坑洞時在太深了,而且又是稜稜角角一堆尖銳的岩石,他美麗的手掌被劃傷了,白色的毛皮沾滿了骯髒的鮮血,他不屈不撓,每當抬頭看著靜謐宇宙的深邃,就更加激發他跳出坑洞的欲望。

一跳..再跳..有天,他一躍而起..高高的越過了坑口的小丘..,他好興奮阿..,所有新鮮的事物..冒險一一浮現在眼前,當他優雅的著陸,卻對眼前的景象感到迷惘,因為,他發現,他,身陷在,另一個坑洞之中,「坑洞810」....

這時傳來嫦娥的笑聲,「白兔阿..你不知到整個月球表面都是坑洞嗎?一定是沒有好好唸書喔...喔..呴呴呴呴呴......」

I FORGOT

有一個老公公,因為背負了太多的責任,經歷了太多的人生無常,他感到又累又辛苦。

開始羨慕隔壁鄰居的小孩,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卻也無憂無慮。

他仔細的想了想,是因為..自己有了太多不好的遭遇吧,因此..為了追尋快樂,他決定啟程前往山中。,希望山神可以幫他解決問題。

走了很久..跋山涉水,天啊..這種苦又一一的印記在他的記憶中了,好不容易找到了在湖邊洗臉的山神,「山神...請你發揮你的魔力..幫我把這些不好的記憶磨滅吧」,山神看著他滿臉歲月痕跡的臉,想了一想..,「要解決你的問題.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方式:第一..我讓你重新走一遭..這次你要自己知道避開那些不好的記憶。第二..我讓你喝忘憂水..幫你把那些不好的記憶磨滅。雖然我的法力無邊,但是這兩種都是違反自然運行的..,我不能做這種事,所以都不可行,但是我可以教你..如何不依賴我的魔力..,靠自己的力量..把不好的記憶消除..」

老人拜了一揖..「請山神賜教..」

山神抹掉臉上的水珠..「首先..你要先知道..這些不好的記憶是怎樣發生的」老人想了很久..他記得自己不得長輩緣,但是..卻忘記這種感覺是何時發生的..搞不好是小時候被老師打了一巴掌..,從此就對長輩唯唯諾諾..導致今天的地步,他記得自己一直窮途潦倒..卻不知到原因何在,他知道自己為了教育子女.含辛茹苦..最終換來不肖的子嗣..,卻不知到自己的管教失當或許是最大的原因,一切的痛苦..都那樣神奇的,只是將不愉快的感覺留下..事情的始末卻一點都記不清楚。

老人左思右想..只好根山神說,「我實在記不起到底是發生了哪些事..但我很確定我很痛苦」,山神..「那..你還要我幫你消除什麼痛苦的記憶呢?因為你早就都忘記啦..留在你心中的只是感覺而以啊..更何況這些事件在發生的那一瞬間都已經結束,我實在不知到可以幫你什麼忙」

老人想想也對..頓時豁然開朗,高高興興的下山去了。

可能是又開始累積一些不好的情緒..,等幾年後再去找山神,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歲月不饒人,所以離開人世之時..是在不快樂的狀態下,恩..這樣應該會很後悔吧:P

UGLY DUCKLING

醜小鴨是著名的童話故事,以前小時候對這個故事並沒有特別的喜好等自己長大以後回想醜小鴨裡的故事情節,卻有一種淒涼的體會。故事中醜小鴨從小生長在鴨群中,除了長的不像鴨被大家謔稱為「醜小鴨」之外,他被要求行為像隻鴨、吃飯像隻鴨、游泳像隻鴨...,同時也因為他的「與眾不同」,而受盡「同類」的排擠。原因只因為..他不一樣。

故事的結局是非常有技巧且具有正面的意義的,醜小鴨之所以不同,是因為他本來就不屬於同類的鴨,更甚者,他是比鴨來的高貴美麗天鵝。

就像很多現代人認為安徒生童話或格林童話是為成人撰寫而充滿寓意一樣,這個故事中似乎也可以看見作者對當時社會的批評與看法。即使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故事也屢見不鮮。天才兒童如愛迪生之類的,在幼年時代被老師視為白癡,許多藝術家因為想法不同而被視為異類與不入流,種種情形就像民主的多數暴力一樣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尤其在某些思想封閉與自我意識高漲的環境或教育體系下,所謂的「主流與正統」的想法一次又一次的強姦著我們多元的想法,從此創意與靈感被抹滅了,天才兒童最後真的成了白癡。

如果你也是「醜小鴨」受害者的一員,請不要放棄希望,有一天你會蛻變為美麗的天鵝。如果你是專門利用多數暴力打壓他人思想的「扁嘴」請不要得意,多多檢討自己吧,搞不好哪天「扁嘴」也會變成「醜小雞」或是「醜小鵝」!

2004/01/28

JUST A DREAM

她坐在南下的火車上,回想過去以來發生的事情。
懂事以來就住在外公外婆家,台北市區一棟公寓的五樓。外公是公務人員,外婆是小學老師,從小就在物質與心靈都比同齡小孩優渥的情況下成長。
她也沒有辜負身邊所有人對她的期望,求學期間一帆風順,畢業後成為一名高中國文老師,她的第一志願。
一切似乎理所當然,事情發展完美的令人快要窒息。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一封信,來自一位自稱是親生叔叔的人。滿心疑慮的向外婆詢問。
一向以來他被告知,母親和生父結婚五個月就離婚,回到北部娘家,此時已經懷孕,但在產下他之後卻不幸身亡。
他曾經在放學後哭著向外公傾訴,為什麼沒有像別人一樣,有爸爸媽媽。也曾非常好奇,想知道父母是怎樣的人。睿智的外公總是可以安撫他。
「你是父母的鏡子,也是他們的延續,他們是怎樣的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所表現出來的價值,是否讓外人重新定義你的父母所給予你的天賦與個性,同時也是他們的。」
於是乎他培養了一種「往前」努力的積極特質。
然而來信的內容卻在一瞬間將他已經建築好的信念堡壘擊垮。叔叔的來信中表示,父母當年並未離婚,而父親於日前過世,法律上仍為長女的他,必須南下一趟處理相關事務。
出發前幾次和叔叔通過電話,一直以來和他的成長歷程平行發展的故事,讓他驚訝。一個完全無法想像的全新世界在他眼前,就像月亮的黑暗面一樣,永遠見不到陽光。
火車忽然停電,一片漆黑。他開始暈眩,認為這是一場夢,但究竟是之後發生的片段是夢境,或者他正從夢境中清醒?

2004/01/27

SIMPLICITY

人總是喜歡為複雜的事情下定義,似乎不透過這樣的動作,就無法瞭解事實的真相,無法分析統計歸納計算獲得結論,然後自以為已經掌握一切,然而這就像是電腦中的數位影像一樣,清晰與否,不過是解析度的問題,解析度越高,越「接近」擬真,然而無論如何,終究只是「趨近」,不會是相等。

但事實真的那麼複雜嗎?其實解析度高低也罷,不過是一張照片罷了^^

Shostakovich 24 Preludes and Fugues op.87

唯一的鋼琴與單一的旋律,或許在音符與音符之中充斥著過多縫隙,當音樂漫溢在空間中時,幻想身邊成為白牆、薄紗與陽光組合成的結構,宛如置身於另一度空間。

音符在空間中緩緩的跳躍,伸手似乎就可以觸及,但動作往往比敲下琴鍵的雙手慢了一點,於是開始思索與猜測,一連串的音樂組合之後,下一個音符會出現在空間中的那個位置?整個人就浸淫在樂聲之中,不斷盤旋追逐著頑皮的音符,轉阿,轉阿,頭也暈了,搞不清楚這是夢境或是實境。

如果配上空氣中瀰漫的咖啡香,我想我會醉的更離譜一點。

背景音樂:Shostakovich 24 Preludes and Fugues op.87

BT-IMA

重複的音樂與變化不大的節奏,不斷的以細微的差異建構著聲音的空間,同樣的旋律可以不斷蔓延,長達數分鐘,可是我依然耐心等待。

是因為提高了聽覺對轉變的期待,抑或是同中求異的美學觀作祟?逐步綿延攀升,層層累加的音樂厚度,驟然轉變,接著引發心中無限的情緒奔放?

所以我願意等待,承受單調枯寂,只因為我曉得音樂的把戲。甜美的旋律終將出現,萬綠叢中的無比華麗。

2004/01/26

FISHTANK

一個好的 理想的魚缸就像是一個小的生態系,魚、植物、水、浮游生物,可以達到自給自足的循環狀態。不過這只是理想狀態,通常還需要一些輔助和照料。

如果把都市看成一個魚缸,把人的生活看成一種生態體系,那麼最完美自然的狀態就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聚落,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閱讀古老文獻中的聚落歷史,因著地理環境社會文化而產生的人群,總是充滿著先人的智慧與足跡。

然而這樣的平衡狀態卻因為外力因素而被打破,不再輕易平靜,比如說人口激增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外界的接觸機會頻繁 增加環境的變異,就像是一個常常有新魚加入 舊魚退出的擁擠魚缸一樣,當然要自然而然的達成彼此調和是相當不容易 甚至是不可能的事。

於是這時候需要一個臨界於都市居民之上的管理者,進行規劃與協調,這個角色有點類似魚缸的管理者吧。

寫到目前為止,只是為一個管理制度與規劃制度合理化,反正現在都市計畫與規劃,大概是大家都有的一般觀念吧。其實我更想表達的是,在過渡規劃,或者採取嚴格規範的都市計畫,其實都是扼殺都市生命的主要因素。

我認為如果把規劃的層次劃分,大概可以有幾種狀況:
1.完全不規劃--這在目前的生活狀況下 大概是最糟的一種
2.主觀意識的規劃--完全不考慮現實狀況與都市居民的意見
3.過渡集權規劃--雖然有很好的規劃 但卻要透過高壓限制都市發展,大概在中國大陸蠻常會看到這種情形吧,扼殺都市生命力。
4.回歸生態體系的規劃--非常熟悉都市居民的生活習性 同時能夠掌握一定時間內都市成長的潛力與變化的走向,做適度而廣泛的考量與規劃 讓城市與居民同時成長的規劃。

第四點是理想的狀況,如果以魚缸來比喻,就像是我們先瞭解了每種魚之間的習性,然後在魚缸裡擺上一些適合他們成長居住的道具,比如說 一些空心磚啦 小山洞啦等等,當然我們並不會去限制孔雀魚住山洞809號房,老鼠魚在空心磚403號玩耍這樣白癡的事情,可是當我們看到這些魚會接近這些道具,並且自得其樂 健健康康的成長 那就是成功的規劃。然而要是魚兒會主動去發現生活的方式,那就是更有意思的事情。

很多魚都喜歡在出氣口的地方做游泳練習或是做SPA等等,這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幾乎是到每個有魚缸的家裡,最常聽到 也最有趣的話題了,回到規劃上來,這樣的規劃其實相當困難,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變成「沒有規劃」。想想這樣的邏輯,為了要給居民自由,所以 我們給他們空白的空間,這的確很合理,因為什麼都沒有的白紙,就是最好發揮的素材,可是 這不就是沒有規劃嗎?這就是回歸到最原始的地方。

MINIMALISM

我最早聽MINIMALISM的音樂,大概就是著名的PHILLIP GLASS還有STEVEN BROWN。印象比較深刻的是GLASS不斷在同樣的幾個旋律中重複排列,還有編輯為人聲的合成音效,整首歌可能就一直聽到男聲女聲不斷的「DO..SI..LA..DO..SI.LA..」其實這就是一種VARIETY IN UNITY的手法吧,即使大部分統一,但還是竭盡的在小部分做細微的變化,類似的手法還有不少。

MIES 的名言「LESS IS MORE」,晚期被VENTURI的「LESS IS BORE」一舉推翻,我想在文字遊戲上去探討沒有什麼實質的意義,我自己倒是覺得所謂的MORE或是BORE,其實並沒有一定的準則與標準,或者應該說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和環境、人、時空的參與有絕對的關係。

我曾經一度非常著迷於MEIER的白色建築物中,各個角度的立面剖面宛如DE STIJL在平面上的構圖令人心曠神怡,大量的採光開放的視野空間的變化所提供的新感受。但是相反的 MEIER的空間最常被批評為均質與沒有個性,全白的建築物雖然是對材質的一種新詮釋,但偶然也可能流於以一貫之的詬病,建築本身容易和人脫離 看不出人居住生活的痕跡。

太過堅持這種所謂的理念就很容易陷入一種偏執,與近乎潔癖的情節,某條線某道牆似乎變的無可取代,久而久之也難怪會有人覺得BORE。

日本當代的建築師中,開始了一股檢約風,塑造一種當地寺廟中灰色沙地與庭園寧滯的力道與美感,如安藤的空間,總給人一種神聖與神性的感受,不管是有名的教堂、都會中的小住宅、或是美術館..

這種「空」或是「留白」所製造的空間效果,相對於錦上添花的空間自然顯的令人印象深刻,對材質的表現則是誠實與坦率
但這些所謂的語彙,似乎被濃縮精簡到最小的程度。再被套用在台灣的某些空間上,到處可以見到茶藝館、KTV、網咖、髮廊,一整排外露的型鋼與帷幕玻璃牆,有事沒事就一整片的清水泥模版牆壁,而且是假造的 並不是真的做這種工法,老實說 看久了實在會有種令人啼笑皆非的感覺。

我一向認為要探討空間的語彙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情,材料與局部造型當然非常容易討論,但是「空間感」這種看似抽象但是又具體的感受,實在很難用傳統型態學的分析來探討,想想新古典主義時期從平面圖來做建築的型態學分析,也不是不行,只是 那和真實空間的情況落差還是蠻大的。更何況現代建築充斥著畫不出剖面的複雜空間,而空 留白 LESS 神性等等抽象的感覺,就更不用提了。

MUSIC IMAGES

大約92年左右吧 因為觀賞WOW WOW TV的時裝秀,讓我開始對服裝配樂很有興趣,比如說(三宅一生)小野彥成的音樂 還有drum club的音樂,一堆當時剛接觸的電音...

其實早在剛聽到simon turner的the last of england時,就對電影配樂添加了幾分憧憬,當年只有一片跟朋友CO來的TAPE,沒看過電影,每次不斷的重複播放音樂,依照著對電影內容的一點點瞭解,想像著每一段音樂出現的事怎樣的場景

在the last of england(英倫末路)配樂裡面,有一段是以變調的BACH平均律:聖母頌 PIANO SOLO開始,感覺起來像是一個小朋友沒事在玩著鋼琴鍵盤,這時背景傳來母親說畫的聲音 與兒童在院子裡嬉戲的笑聲,我自己想像 這一幕要傳達的大概是兩類訊息吧,不是諷刺中產階級閒適的週末午後,就是要傳達風雨前的寧靜,因為在音樂的後半段急轉直下,變的嚴肅又沈重,甚至是成年女子泣訴的聲音(是tilda swinston的聲音!!)

還有一首非常輕快的作品broadway boy,這首歌和其他的作品差別很大,不過倒是和turner以前king of luxemburg時期的音樂可以產生聯想,這時想到的畫面類似是美國一片光明燦爛的城市景象,令人充滿嚮往之心,這大概是要反射當年英國的一片狼藉吧。

就這樣靠著音樂想像電影片段 經過了幾年,(因為英倫末路是小成本獨立製片..不容易看到哩),終於有幸在映像社活動中看到這部影片(大一 當年的節目表我還留著哩)。坐在螢幕前面的我,面對如之前所知道的影評(jarman把這部片子處裡的像是超長mtv 強烈的色彩 幾乎沒有對白 只有旁白 )早在腦中複習過幾百次的想像畫面,和眼睛所看到的電影畫面重疊在一塊了。

現在還有另一部電影的畫面也在腦海中想像著,就是jarman的另一部電影garden,靠著CD側標只能獲得一點點訊息哩,不過曾經在日本看到這部電影的 恩 算是攝影專輯還是什麼,對拍片的那個花園有詳盡與優美的記載著。

常覺得自己這樣長篇大論 不知道想說什麼。今天天氣轉涼 下著小雨 舒服,背景盡是simon turner的實驗音樂,聽kendall turner overdrive的displaced links(一張turner作品的混音專輯),聲音斷斷續續的傳出來,有時混在雨聲中,有時逐漸浮現的節奏又佔領了大部分的聽覺神經,感覺 很恍惚....。

MUSIC-01

搖滾樂本來就是一種庶民文化,一種集合通俗、流行、娛樂等等於一身的文化,這樣說並不是貶低搖滾樂的地位,只是和偏所謂(*)學院派的當代音樂比起來,的確就是這麼一回事。

(*)這裡加「所謂」兩字,是因為我對「學院派」這個名詞並沒有完全認同,只是暫且不太嚴謹的借用著。

不過即使是所謂的學院與非學院之間,本來就是非常模糊的境界。比如說JOHN CALE啦SAKAMOTO這種的,都是正規音樂背景訓練出來的,但是還是可以玩非常流行(只是相對的形容)的音樂,而也有許多不是科班出身的樂手,做起嚴謹的音樂有板有眼,(這裡我不敢隨便舉例啦 因為這類樂手及作品, 並沒有獲得所有學院派的認同)

既然是兩個不同層次與境界的東西,要用相同的一把尺來衡量就有些問題,舉個例子來說吧,在搖滾樂界玩experimental這群人,和contemporary樂手作出來的音樂,本來就是無法互相比較的東西,因為這之間只有差異 沒有孰好孰壞,或許在具有理論與實務背景的contemporary樂手眼中,ROCKER所謂的實驗顯的無知、幼稚、通俗、不專業...anyway
不過也有些具有相當背景的樂手,反而選擇以通俗文化的形式傳達自己的創作理念,或許是因為通俗文化具有特有的生命力與張力,或許是這樣的主題與他們的理念相仿,當然也很有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跳脫束縛 叛逆一下無妨。

PARIS MATCH

PARIS MATCH是STYLE COUNCIL很有名的一首歌,還有一個TRACY THORN主唱 BEN WATT(其實就是EVERYTHING BUT THE GIRLS)彈吉他的版本。

其實就歌詞而言,是描述簡單的一見鍾情劇情。男主角在巴黎的街道上與一位美麗的女士邂逅,之後心中一直蕩漾不已,因此按耐不住,冒著巴黎市區的小雨,不斷的在街道中穿梭搜尋那位女士的背影...

TRACY THORN的版本聽起來JAZZ味十足,而且緩緩的唱腔有點像是喝過一點小酒之後飄飄然的惆悵感,倒是PAUL WELLER本人的版本要苦悶的多,尤其最後一段結尾前和D C LEE合唱的部分,真是讓人替他感到悵然所失....

講到PARIS MATCH就讓我想到這首歌,L.A RAIN是GOTHIC團ROSE OF AVALANCHE的一首歌,內容和PARIS MATCH有些雷同,但是卻又更有趣。

在洛杉磯一個下雨的日子,男主角看到一個女子站在雨中,他覺得這個女子非常美麗,可是等到第二天天晴之後,他又看到這名女子,卻覺得他看起來沒有那麼好看了。詳細的內容我有點忘了,我剛常試著想要把歌詞找出來,不過很難找哩,這是一首非常非常有趣的歌。

主唱的唱腔是LOU REED式那種念唱式的,音域又比較低(就和許多GOTHIC團一樣 低音系的男主唱),整首歌的節奏有點緩慢,背景是沈重而規律的鼓聲,旋律也沒什麼太大的起伏,冷冷的唱出一段故事。

Panic

原來現代人對看不到摸不著搞不清楚的東西有這麼強烈莫名的恐慌,心靈脆弱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簡直到了科幻電影情節的境界。

如果說身為人本應具足(這是假設而以)思考與心靈能量(或力場 越說越玄),照目前這種狀況來看,人們的心靈能量應該是相當相當的低,近乎於0吧。

其實好像一直都是這樣,要不然為啥很多人都怕鬼啦、幽靈啥的。

外殼的保護越完善,相對的內在就愈顯軟弱,是這樣嗎?

idiot savant

所謂的idiot savant白癡專家,就是電影雨人中的那位主角,明明在生活的其他部分一團遭 什麼都不會,可是卻獨獨在記憶方面有過人的長處。

當然idiot savant的專長並不限於是記憶力,最主要可以分為幾大部分:除了記憶之外就是音樂與藝術。如10歲的自閉症小男孩可能是爵士樂團的鋼琴手,獨立作曲30多首,並自詡音樂融合Charlie Parker、Bill Evans和Thelonious Monk。連話都說不清楚的青年可以在乘直昇機鳥瞰倫敦市區後,幾乎無誤的將城市景象精準描繪出來。沒有過人能力的小男孩在頭部受損之後。忽然出現驚人的記憶力,熟知每天的天氣情形與曾發生過的事。

人的左腦主管邏輯思考,右腦主管記憶和藝術等,而這些人的特徵之一就是幾乎沒有邏輯推演的能力,但卻在右腦的能力上有異於常人的表現。於是乎有許多學者急切的想瞭解,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這樣的結果。

先離開這個話題。假設有兩種選擇(只有兩種),第一是什麼都會,但什麼都不出色;第二是什麼都不會(接近白癡的地步),但唯獨有一能力確是足以媲美世界級水準。你會選擇哪一種?

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屬於第一種,也應該不會選擇成為第二種,雖然無奈但卻也無大礙,總比身懷絕技卻連最基本的人際關係甚至是生活起居都無法處理要過的去,或者應該這樣講,縱然有著過人的能力卻沒有足夠的能力思考或是與他人分享,這樣其實還是有點可悲的。

不過既然身為當代人,或是科技代言人的專家,自然不會滿意於這兩種上天給我們的選項。科學家們希望可以讓正常人也擁有savant的能力,於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使用各種方法刺激腦部,企圖創造全能的人類。

忽然覺得這些研究人員對idiot savant們的所謂研究,似乎有點....藐視了他們的尊嚴。這樣的作法類似於剽竊他們的特長,而刻意的忽視了隱藏在能力表象下所需承受的辛苦(包含他們的家人)。

從科學的觀點來看,這些專長可以算是「犧牲」了左腦的功能,「成就」右腦的某一種功能,另一種說法則是正常人為了有效判斷感官所接受的外在資訊,會自動「過濾」無效的雜訊。而idiot savant正是因為缺乏這種能力,照單全收的接收了外在所有的資訊,因此有了過人的記憶力。第三種狀況則是實驗顯示,某位受測者(頭部受損的小男孩),在使用記憶時腦部的作用部位較正常人廣泛許多,這三種觀點目前皆尚未被證實,看起來也似乎都頗合理,但除了第三種說法之外,前兩種都必須為「能力」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當然頭部受損也算是不小的代價^^誰來敲敲我的頭吧)

科學家的目的就是要創造出全能的人類,追求更真善美的境界,可是我懷疑,人類的本質就是因為有缺陷,就是因為不全然的真,不完整的善,有部分缺憾的美,才足以創造「人」存在的價值,除了上面第三種狀況的結論(就是多刺激腦部作用囉)之外,我實在看不出來為啥要追求那種不屬於人性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