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忽然覺的,無論是平面媒體或是電視廣告,以捷運作為主要場景的機率似乎變的很高。
不過這樣的設定,對一些不是住在台北,或者甚至不常搭捷運的人來說,其實比較難引起共鳴吧。畢竟再現階段的台灣,捷運之於一般民眾,並不像地鐵之於日本這樣重要、無可取代與意象強烈。
我不知道這些把攝影機架設在捷運上的雙眼是用什麼樣的角度看待這些事件,是因為他們都是熟稔捷運生態,因此主觀以這樣的考量思索,或是他們認為這些產品主打的對象是捷運族,更甚者,是居住在台北的捷運族群?
這原因還可以想的更複雜一點,也許就是因為捷運尚未普遍,更帶著台北風味的光環,藉此製造出一種流行、前端的意象 ,雖然我並不這樣覺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