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 Channel「六十分鐘看亞洲」的節目中,曾經介紹了居住在大陸鄉下的奇女子-王桂英。她是一個文盲,沒有學過任何正統藝術,但從小時候第一次執起剪刀,接觸剪紙之後,就展露了驚人的才藝。她的作品不打草稿,沒有構圖,直接一刀一刀的剪來。剪紙的主題,沒有深思熟慮,毫不刻意做作,是雙眼所見的生活寫實。
剪紙,是一種非實則虛的呈現方式,在王女士的手中,有時以實為圖,虛為地,有時以虛為圖,實為地,靈巧變化,豐富萬千。而流暢的工法,純熟自然,無論是人物俏皮生動的舉手投足,或是植物動物的姿態,無一不展現出她過人的美感天分。就剪紙的整張作品來看,比例與構成也渾然天成,裝飾用的花邊、穿插在圖案中的文字、直線及曲線的運用,更為王女士帶來「剪紙界的馬地斯(Matisse)」的封號。
然而如此出色的藝術天分,卻沒有為王女士帶來任何的精神上或實質上的利益。她所遭逢的年代,是解放與文革,她所居處的環境,是窮破落後的鄉間農家生活,因此縱然她的作品令人為之驚豔,甚至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證書,卻僅能為她帶來一張五元左右的代價。
在紀錄片中,王女士和次子前往廟會販售剪紙,鮮活的構圖與高超的技藝,馬上聚集的大批圍觀的群眾,有人看上了作品,開始討價還價起來,「我們販賣的是藝術,這不是紙張!」次子說道。縱使如此,缺乏行銷手法與管道,剪紙畢竟還是被一般人視為廉價的民俗技藝,沒有一定的地位與價值。因此,剪紙畢竟只能算是王女士的閒暇興趣,大部分的時間,她是一位全職的農民,和先生守護著兩片農地,以及兩個兒子,其中一個還因為經濟困乏而無從娶妻。
紀錄片拍攝的期間,王桂英的先生病倒,所有農地及生計的重擔,都轉到了她的肩上。王女士在一次除草的工作中,和靜坐在旁休息的先生,討論起打算要剪哪些主題來販售(廟會場合),病厭厭的先生提到,「幾張鋤草,幾張餵雞,...,你剪個極樂世界好了。...」也許是當時已經有久病厭世的想法,沒想到因為沒有醫藥費,加上延誤就醫,沒多久真的與世長辭。桂英女士沒有太多的悲傷,她認為先生靜靜的走了,也許比活著還好受。手中,則是一幅生動的祭祖作品,應該是為亡者最好的追思了。
剪刀就像王女士的雙眼,紀錄著她一生的坎坷流離,宛如寫生、或是攝影一般,她說自己會不斷的剪下去,絕對不會放下剪刀,直到雙眼閉上的那一天為止。這不禁讓人感受到,她的作品之所以生動,是因為親身深刻體驗,之所以豐富,是因為一幕幕都歷歷在現,農家生活、孫兒的遊戲,村落的活動,都是她的生活記錄。好的藝術創作,不見得都必須得由藝術家親身體驗創作主題,但由獨特(也可能是相當艱苦)的生活經驗中,所創造出來的作品,就更加難能可貴與感動人心,因為這正是與生活緊緊相扣,於文化密不可分的藝術創作!
紀錄片拍攝不久之後,桂英女士終於獲得學界與藝術界的肯定,不但在徐州博物館展出個人作品,還出書並受邀傳授剪紙藝術。也許這些,並不足以為她帶來豐厚的收入,或是彌補過去的不足,但從她臉上滿足的表情,我想,個人剪紙創作所受到的肯定,與藝術才華所受到的尊重,對她-對一位藝術家-來說,就已經足夠。
3 則留言:
在談著創意文化產業的現在,台灣有多少個王桂英?而我們又能幫上些什麼忙?看過公視和大愛介紹一些台灣可愛的人們,想想會想這樣努力的人不少,但是卻沒有能力能推上國際。我們的制度、辦法和官員們,此刻正在何處?
很巧,今天我也剛在discovery channel 看到這個節目。看到王女士的創作終被肯定,舉辦個人展,心感欣慰。可惜一切來得遲,丈夫沒法分享妻子這個人生最重要的時刻。說到她的作品,真的很訝異,有點印象派但不失中國的風格。很美麗,也覺得王女士的創意豐富且技術高超。有時在想,是環境造就了她的剪紙人生嗎?如果她出生在城中,擁有此等天賦的王女士會否得到更驚人的成就?
我今天也看了這個紀錄片,很受到震撼。自己本身也是喜好藝術創作的,但是無法走上這條路。創意的原點就在於生活,主角把剪紙與生活完全地融入了,剪紙是種紀錄,是種賺點外快,是種情感的抒發。我想任何外加的美讚或嘲諷都已經解離不了他與剪紙之間的感情。
台灣或世界各地,多少都有這樣的人存在,我認為應該好好地保護、重視他們。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