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做過一個蠻正式的研究性質測驗,我是屬於文字型思考的類型,仔細回想,似乎的確是如此,接到一個CASE時,在我開始構思sketch之前,都會先有一段文字的描述在腦海中遊走,而透過將這些文字記錄下來(也許是非正式的塗鴉,也許是電腦打字的紀錄),概念油然而生。
文字的內容可能是個情境設想的故事,也可能只是心中簡單的意念,甚至只是些形容詞。
這樣的傾向讓我覺得有趣,因為在國小時期,我的論說文寫得很好,但卻「完全」不會寫抒情文,記得有一次參加作文比賽,我們老師嘔死了,因為不巧那次的題目正好是抒情文的形式,題目是校園的一角-請描寫校園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地點:P當然也許我該夠聰明的把他改寫成論說文的。
一直到高中之前,我依然是和抒情性質的文章絕緣,看著同學吟詩頌詞好不浪漫,我卻只會鏗鏘有力頭頭是道。但相當神奇的,當我開始不自覺的描寫情境設定時,卻展露了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的「抒情」傾向。
當文思泉湧之時,就是創作的時候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