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偏激了一點,不過我實在無法想像,為什麼手機這種東西會和鑽石混為一談?甚至大賣特賣?
在我的心目中,手機技術的演進就像摩爾定律一樣吧,日新月異,通信技術更是如此。而鑽石給人的印象卻是「一顆永流傳」。我很難想像購買「鑽石機」的消費者,心中的想法,一隻動輒上萬(最近sony ericsson v600好像要99,000),鑽石機的定義肯定是在「首飾」、「精品」或是「飾品」,然而帶著一個功能低階,毫無用武之地的的高價鑽石機,我到寧可要一隻便宜而功能齊全、價格實惠的普通手機,或是一個單純的飾品(手錶或首飾等)。
手機為啥會和首飾產生聯想,這會讓我想到其他的問題,手機為啥會和數位相機結合在一起?曾經我有過很強烈的疑問,以目前的手機而言,一般做到30萬像素就是不錯的等級了,而百萬像素相機也在最近才出現,與其拍個模糊的照片,為啥不買個數位相機?體積也不大阿?但這時我就會想到另一種產品,叫做「健達出奇蛋」。
健達出奇蛋幾乎是小朋友共同的最愛,一顆中空巧克力球包著塑膠玩具,居然賣的比滷蛋還貴,在台灣要28元,國外如日本,價格就還要更高了。單純購買巧克力,以及購買玩具,我想應該可以買到更好的東西,不過當玩具和點心結合之後,就像產品名稱一般,同時滿足兩種需求。「結合」是為了達到功能之外的效用,甚至是1+1=∞。
手機拍照亦是如此。但我又不免想到,為啥不是數位相機結合通訊功能呢?這個疑慮在最近出現的拍照PDA之中更突顯出來了。回歸到人類需求的最原點,大概不外乎三個要素:
一、獲取正確(儘量)、大量、有用資訊。
二、隨時隨地都能傳遞、獲得資訊。
三、人要超乎時空的絕對自由mobile。
所以,vr+wireless lan+mobile+power+資訊(各種感官)的流通,代表著科技未來走的方向嗎?
其實我不願為科技的發展下定論,因為現在的演進根本不是跟著需求走,而是「科技-->創造需求-->行銷-->使用者」人以為擁有越來越多的主導權與選擇性,其實這只是被教育、被宣導後的自以為是吧。
2004/02/27
GAME
遊戲就是要流行扮演虛擬的自己和養虛擬寵物。這些事情實體狀況都可以達到,為什麼還必須要透過模擬的方式滿足自己?
對於遊戲,我沒有負面的印象,一年半之前,甚至我自己也曾經沈溺於online game之中。耽溺是為了忘記不愉快的事件,遊戲結束,esc一按,我還是回到現實生活,面對不順的窘境。
我只是不喜歡將虛擬與實體混為一談。現實生活中,總是天不從人願,盡心盡力都不見得會有好的收穫了,更何況是好吃懶做好逸惡勞?可遊戲就不同了,只要抓對了遊戲的秘笈,練功的方式,甚至利用cheat或hacker外掛程式,成為虛擬世界的英雄指日可待。於是乎,有許多玩家,將現實生活的寫實與燒殺擄掠,帶入遊戲的虛擬世界,卻又將遊戲中成就唾手可得的想法,帶入現實世界。
可現在的趨勢,從上到下,大家都重視遊戲所帶來不容小覷的經濟力量,但在這之前,是否有人想過遊戲的優點在哪裡?危機又在哪裡?也許我過於言重,事實上,人生也不正是一個遊戲?哪天當基因密碼就像遊戲秘笈一樣可以在向口7-11買到,是不是人也開始忘記努力、付出、過程與收穫的差異?
對於遊戲,我沒有負面的印象,一年半之前,甚至我自己也曾經沈溺於online game之中。耽溺是為了忘記不愉快的事件,遊戲結束,esc一按,我還是回到現實生活,面對不順的窘境。
我只是不喜歡將虛擬與實體混為一談。現實生活中,總是天不從人願,盡心盡力都不見得會有好的收穫了,更何況是好吃懶做好逸惡勞?可遊戲就不同了,只要抓對了遊戲的秘笈,練功的方式,甚至利用cheat或hacker外掛程式,成為虛擬世界的英雄指日可待。於是乎,有許多玩家,將現實生活的寫實與燒殺擄掠,帶入遊戲的虛擬世界,卻又將遊戲中成就唾手可得的想法,帶入現實世界。
可現在的趨勢,從上到下,大家都重視遊戲所帶來不容小覷的經濟力量,但在這之前,是否有人想過遊戲的優點在哪裡?危機又在哪裡?也許我過於言重,事實上,人生也不正是一個遊戲?哪天當基因密碼就像遊戲秘笈一樣可以在向口7-11買到,是不是人也開始忘記努力、付出、過程與收穫的差異?
2004/02/25
Customer Profile-PART I
他是一位阿媽級的客戶,初見他時是在櫃臺。除非辦活動,我平常不會在櫃臺出沒,也不會直接接觸客戶。當時接獲在櫃臺值班同事的求救電話,該阿媽想要使用某種服務,而在場沒有人可以搞定,於是我下樓探探情況,順便收攤(當天活動已接近尾聲)。
聽同事說,阿媽在櫃臺枯坐了兩個小時,帶他來衝業績的另一位(高階)同仁,把他放在櫃臺就先行離去,要阿媽自己決定需要什麼服務後,再找他辦理業務。她只能夠模糊的說出自己的需求,對於我們應該提供他什麼產品與服務,則完全搞不清處。聆聽了他不清不楚的描述,我揣測他的需求,隨手抓了一個產品,SHOW了其中的功能之後,他忽然如獲至寶,當場買了我說的那款產品,市價9900,二話不說,還真是大手筆呢。
服務結束之後,攬下業績的高階同仁馬上前來簽名@@我想我也無所謂,畢竟各司其職,我的工作就是要負責這樣的CASE,只是難以想像,該高階同仁居然還硬要我留下名片,以便將來阿媽對產品以及服務不清楚時,有人可以詢問。唉,這就是他作業績的服務方式嗎?
週末晚上我的手機出現了一個不熟悉的電話,原來是阿媽打來的,他說他不會開機@@天阿,於是我憑藉著對該產品的印象,告訴他該如何操作使用,可無奈我身邊沒有實物可以參考,根本無法好好向他說明,道歉之餘,他倒也沒有怨言,只是約定上班時要到公司來找我教他。掛掉電話的第一個念頭,自然是想要在辦另一個非公務的門號:P,我可受不了在下班之後還要處理這種額外的工作。但本著服務的心態,後來也就釋懷了。
星期一一天忙碌,不見他的蹤影。星期二就在下班前10分鐘,高階同仁帶著他出現在辦公室,頓時大家滿臉黑線,而當天和他第一次接洽的同事,一方面趕著下班離開,產品卻又頻頻出狀況,於是我又把這個燙手山芋攬了下來,先是幫他檢查產品,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接著幫他設定。當一切都沒有問題,接著要教導他如何使用了,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重複演練,最後還寫下詳盡的操作流程。他總算滿意的離去。
阿媽一襲儉樸的深色服裝,盤起的白髮,和他說話會給人一種莫名的壓迫感,可能是因為他什麼都不懂,因此逢人就希望巴著對方,直到事情完全搞定。另一方面,也是他相當積極的態度,閒聊時自稱是慈濟的志工,會想要使用產品並沒有特別的因素,純粹只是有趣。互動的過程中,他一直自責自己頭腦不清楚,老是搞不清楚產品的操作步驟。我也不是奉承他,其實他所使用的產品服務,都是在最新的服務內容,別說是一位阿媽了,我想就算是7年級8年級的年輕人,也沒有多少個真的使用過,或懂得這樣的產品服務,更何況整個公司上下,真的可以教他的,(汗顏阿)也寥寥可數(否則高階同仁就不會把他踢給我了)。我不斷的鼓勵他「阿媽你真的很時髦喔,懂得用這麼方便,這麼新的技術。」
教他的過程中,讓我想到我的母親,平常也是連個最簡單的開關機,基本操作,都要我說了半天,產品上面即使貼了操作步驟的貼紙,或是寫下詳細的說明,還是常常搞錯,我想面對阿媽之所以可以有這麼大的耐心,可能是平常教導母親時早就習慣了。但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也是阿媽和我的母親(我想他們年齡相仿)最大的差異性在於,面對不熟悉的事物,阿媽勇於嘗試,勇於發問,而我的母親就不同了,她常常會因為挫折而退縮,永遠只習慣於自己所擅長的方式,無法接受他人(當然包括我)的其他建議與看法。當然,我想那是我母親的個性,沒有什麼好評斷的,但相對的,阿媽的態度,給了我蠻多的啟發,當然一方面是他絕對的經濟自主權,他有絕對的能力與自信。
年齡、生理上的退化,根本不是阻撓年長者持續成長的主要因素,心態才是最主要的因素。(別讓自己提前當個小老頭:))
聽同事說,阿媽在櫃臺枯坐了兩個小時,帶他來衝業績的另一位(高階)同仁,把他放在櫃臺就先行離去,要阿媽自己決定需要什麼服務後,再找他辦理業務。她只能夠模糊的說出自己的需求,對於我們應該提供他什麼產品與服務,則完全搞不清處。聆聽了他不清不楚的描述,我揣測他的需求,隨手抓了一個產品,SHOW了其中的功能之後,他忽然如獲至寶,當場買了我說的那款產品,市價9900,二話不說,還真是大手筆呢。
服務結束之後,攬下業績的高階同仁馬上前來簽名@@我想我也無所謂,畢竟各司其職,我的工作就是要負責這樣的CASE,只是難以想像,該高階同仁居然還硬要我留下名片,以便將來阿媽對產品以及服務不清楚時,有人可以詢問。唉,這就是他作業績的服務方式嗎?
週末晚上我的手機出現了一個不熟悉的電話,原來是阿媽打來的,他說他不會開機@@天阿,於是我憑藉著對該產品的印象,告訴他該如何操作使用,可無奈我身邊沒有實物可以參考,根本無法好好向他說明,道歉之餘,他倒也沒有怨言,只是約定上班時要到公司來找我教他。掛掉電話的第一個念頭,自然是想要在辦另一個非公務的門號:P,我可受不了在下班之後還要處理這種額外的工作。但本著服務的心態,後來也就釋懷了。
星期一一天忙碌,不見他的蹤影。星期二就在下班前10分鐘,高階同仁帶著他出現在辦公室,頓時大家滿臉黑線,而當天和他第一次接洽的同事,一方面趕著下班離開,產品卻又頻頻出狀況,於是我又把這個燙手山芋攬了下來,先是幫他檢查產品,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接著幫他設定。當一切都沒有問題,接著要教導他如何使用了,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重複演練,最後還寫下詳盡的操作流程。他總算滿意的離去。
阿媽一襲儉樸的深色服裝,盤起的白髮,和他說話會給人一種莫名的壓迫感,可能是因為他什麼都不懂,因此逢人就希望巴著對方,直到事情完全搞定。另一方面,也是他相當積極的態度,閒聊時自稱是慈濟的志工,會想要使用產品並沒有特別的因素,純粹只是有趣。互動的過程中,他一直自責自己頭腦不清楚,老是搞不清楚產品的操作步驟。我也不是奉承他,其實他所使用的產品服務,都是在最新的服務內容,別說是一位阿媽了,我想就算是7年級8年級的年輕人,也沒有多少個真的使用過,或懂得這樣的產品服務,更何況整個公司上下,真的可以教他的,(汗顏阿)也寥寥可數(否則高階同仁就不會把他踢給我了)。我不斷的鼓勵他「阿媽你真的很時髦喔,懂得用這麼方便,這麼新的技術。」
教他的過程中,讓我想到我的母親,平常也是連個最簡單的開關機,基本操作,都要我說了半天,產品上面即使貼了操作步驟的貼紙,或是寫下詳細的說明,還是常常搞錯,我想面對阿媽之所以可以有這麼大的耐心,可能是平常教導母親時早就習慣了。但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也是阿媽和我的母親(我想他們年齡相仿)最大的差異性在於,面對不熟悉的事物,阿媽勇於嘗試,勇於發問,而我的母親就不同了,她常常會因為挫折而退縮,永遠只習慣於自己所擅長的方式,無法接受他人(當然包括我)的其他建議與看法。當然,我想那是我母親的個性,沒有什麼好評斷的,但相對的,阿媽的態度,給了我蠻多的啟發,當然一方面是他絕對的經濟自主權,他有絕對的能力與自信。
年齡、生理上的退化,根本不是阻撓年長者持續成長的主要因素,心態才是最主要的因素。(別讓自己提前當個小老頭:))
2004/02/24
從空中看地球
「從空中看地球」攝影展的作品,我想是屬於那種非常需要導覽文字的創作。每一幅作品其實在作者按下快門的瞬間,都有相當深厚而沈重的意涵,然而視覺效果畢竟太過完美,由高空鳥瞰美麗的pattern,豐富的色彩變化,實與虛、陰與陽,波瀾壯闊的構圖,的確在讓人發出讚嘆之餘,忽略了作者的原意。
也許這樣的作品在一系列震撼、感動、思考、反省、再次感動的過程中,是作者(或者委託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本意。毫無疑問,楊亞祖貝童是相當優異的新聞攝影家,無論取材與取景都令人驚豔。在真正瀏覽過攝影作品之前,我不否認曾經懷疑過,「鳥瞰」的取景方式,會不會流於譁眾取寵的把戲?然而當我站在一幅幅震攝人心的畫面之前,我知道我的顧慮是多餘的。「鳥瞰」不過是一種「工具」,攝影師本身的思維(當然還有技巧,這不在話下),才是左右作品價值-對個人、全人類與地球-的關鍵。
單就攝影展的主題-從空中看地球-來看,「鳥瞰」本身就是一個極重要的主題。除了可以用較為全面性的角度觀看我們的生存環境,更得以體會到人和地球之間的互動、比例、以及生活的痕跡。
幻想我們透過「顯微」micro的世界,看到雪花完美六角形結晶、礦石優美結構時的感動,很難想像,當我們往後退縮,退到了天際,回望地球的外衣,捲起白色浪花的水面波紋、由著日以繼夜沙漠狂風吹拂後的黃沙紋路,呈現的依然是「自然」形成的規律、圖案。然而不光是自然景觀如此,在一系列作品之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即使是「人為」的斧鑿痕跡,依然呈現著有趣的圖案與規則。小則傳統市集中,魚販隨意擺設的魚堆,聚集的人群,大至自然生成的聚落鄉鎮。也許有著如蜂巢般神秘的原因與規律性,而至於聚落與人群,或許呈現的正式人與人互動情感之間的「最適」距離,在時空的演化之中所顯露出來的狀態。
高空的角度必然寬廣,所能涵蓋的範圍大,除了體積之外,無論是人為的產物-垃圾、空箱滿佈地面的牛肉碎塊與血跡,或是呈現一片淺紅的紅鶴群,最令人震懾的就是「數量」。「角度」也是很有趣的主題,如高空觀看明治神宮層層疊疊的屋瓦,環環相扣的合院。而當「角度」加上高空、陰影這樣的元素,所呈現出來的又是另一種主題。如沙漠中的駱駝商隊,俯望的角度,一隻一隻的駱駝僅剩不太容易辨識的小圓點,然而在高低起伏沙漠上留下的長長身影,卻反客為主,成為作品中更耐人尋味的主角。
透過高空攝影,特別能夠呈現人,以及地球的尺度。滿佈巨大裂痕的南極冰山上,狂風吹襲後一片狼籍的森林,孤伶伶的人影,越是渺茫不可見,越顯的自然的偉大,以及深不可測的可怕力量。然而這渺小的人影,卻也不甘示弱的竭盡其破壞之能事。人定勝天,是這樣子的嗎?
這是相當令人感動的攝影展,無論是畫面、主題,都讓人的情緒一下子盈滿-複雜而深刻。
也許這樣的作品在一系列震撼、感動、思考、反省、再次感動的過程中,是作者(或者委託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本意。毫無疑問,楊亞祖貝童是相當優異的新聞攝影家,無論取材與取景都令人驚豔。在真正瀏覽過攝影作品之前,我不否認曾經懷疑過,「鳥瞰」的取景方式,會不會流於譁眾取寵的把戲?然而當我站在一幅幅震攝人心的畫面之前,我知道我的顧慮是多餘的。「鳥瞰」不過是一種「工具」,攝影師本身的思維(當然還有技巧,這不在話下),才是左右作品價值-對個人、全人類與地球-的關鍵。
單就攝影展的主題-從空中看地球-來看,「鳥瞰」本身就是一個極重要的主題。除了可以用較為全面性的角度觀看我們的生存環境,更得以體會到人和地球之間的互動、比例、以及生活的痕跡。
幻想我們透過「顯微」micro的世界,看到雪花完美六角形結晶、礦石優美結構時的感動,很難想像,當我們往後退縮,退到了天際,回望地球的外衣,捲起白色浪花的水面波紋、由著日以繼夜沙漠狂風吹拂後的黃沙紋路,呈現的依然是「自然」形成的規律、圖案。然而不光是自然景觀如此,在一系列作品之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即使是「人為」的斧鑿痕跡,依然呈現著有趣的圖案與規則。小則傳統市集中,魚販隨意擺設的魚堆,聚集的人群,大至自然生成的聚落鄉鎮。也許有著如蜂巢般神秘的原因與規律性,而至於聚落與人群,或許呈現的正式人與人互動情感之間的「最適」距離,在時空的演化之中所顯露出來的狀態。
高空的角度必然寬廣,所能涵蓋的範圍大,除了體積之外,無論是人為的產物-垃圾、空箱滿佈地面的牛肉碎塊與血跡,或是呈現一片淺紅的紅鶴群,最令人震懾的就是「數量」。「角度」也是很有趣的主題,如高空觀看明治神宮層層疊疊的屋瓦,環環相扣的合院。而當「角度」加上高空、陰影這樣的元素,所呈現出來的又是另一種主題。如沙漠中的駱駝商隊,俯望的角度,一隻一隻的駱駝僅剩不太容易辨識的小圓點,然而在高低起伏沙漠上留下的長長身影,卻反客為主,成為作品中更耐人尋味的主角。
透過高空攝影,特別能夠呈現人,以及地球的尺度。滿佈巨大裂痕的南極冰山上,狂風吹襲後一片狼籍的森林,孤伶伶的人影,越是渺茫不可見,越顯的自然的偉大,以及深不可測的可怕力量。然而這渺小的人影,卻也不甘示弱的竭盡其破壞之能事。人定勝天,是這樣子的嗎?
這是相當令人感動的攝影展,無論是畫面、主題,都讓人的情緒一下子盈滿-複雜而深刻。
2004/02/23
2004/02/20
Popularity
最近蠻常聽彭廣林在台北愛樂主持的古典音樂節目,片頭標題是「親愛的 我把古典變流行了」。開場片段穿插「瑪丹娜的內衣外穿 早在柴可夫斯機的天鵝湖第一次上演時就有了」(還舉了另一個例子 我忘了:D),我想作者想要闡述的,應該是在流行與非流行之外 的確存在的好音樂與壞音樂的,換個角度來說,音樂的好壞,與流行非流行沒有直接的關係。當然下這樣的定論也牽扯到對「流行」這詞彙的定義吧。
無論是音樂或藝術,總存在著可不可以教授、可不可以評斷的爭議。也許是我涉世未深,也或許是騎牆,我總認為,藝術與音樂的確可以教授與評斷,這樣說 就是在某種程度上認同 存在『客觀』探討的可能性,但我依然認為,藝術仍然有無法教授評斷的層面,也就是相當主觀、幽微無法言述的部分。
而對演奏家的技藝又何嘗不是如此,高超的演奏技巧可以透過良好的教育與不斷練習,但是演奏者對樂曲獨特的品味與闡述方式,又何嘗可以透過學習獲得?
所以我總認為,一定程度的技藝是基礎,而對藝術、生活、生命的獨到見解與深度感受,則是增強作品的價值與意義。兩者相輔相成吧。
無論是音樂或藝術,總存在著可不可以教授、可不可以評斷的爭議。也許是我涉世未深,也或許是騎牆,我總認為,藝術與音樂的確可以教授與評斷,這樣說 就是在某種程度上認同 存在『客觀』探討的可能性,但我依然認為,藝術仍然有無法教授評斷的層面,也就是相當主觀、幽微無法言述的部分。
而對演奏家的技藝又何嘗不是如此,高超的演奏技巧可以透過良好的教育與不斷練習,但是演奏者對樂曲獨特的品味與闡述方式,又何嘗可以透過學習獲得?
所以我總認為,一定程度的技藝是基礎,而對藝術、生活、生命的獨到見解與深度感受,則是增強作品的價值與意義。兩者相輔相成吧。
2004/02/15
COAT
一兩個禮拜前,我在百貨公司的清倉特賣中,看到了一件灰色,有著毛茸茸領子的短外套,有鑑於今年冬天天氣驟變以來,隨著冷空氣不斷增強,衣服匱乏的窘境有著逐漸升高之勢(<--我想以上這一段只是shopping的藉口吧^^),於是打算將那件美麗的灰色外套帶回家,但很遺憾的是,現場並沒有我要的size。
昨晚聽老姊說在另一個專櫃有這一款式,於是今天下午千里迢迢的騎著我的小機車前往探詢。此時此景,重新穿上當時喜歡的外套,卻不知是因為顏色不同,或是SIZE太大,忽然瞬間打消了購買的念頭。
回程時,也許是心事重重、也許是心不在焉,但總之應該和外套沒有直接關連,忽然一個措手不及,就往前方的TAXI尾巴撞下去,機車頭全毀,好險有機車籃當緩衝(第一次覺得機車籃這麼重要),因此只是車殼部分需要更換,好辛苦的牽車到了最近的車行,心一橫,就把買給自己外套的預算拿來給車了><,恰巧,也是灰色的外套。
昨晚聽老姊說在另一個專櫃有這一款式,於是今天下午千里迢迢的騎著我的小機車前往探詢。此時此景,重新穿上當時喜歡的外套,卻不知是因為顏色不同,或是SIZE太大,忽然瞬間打消了購買的念頭。
回程時,也許是心事重重、也許是心不在焉,但總之應該和外套沒有直接關連,忽然一個措手不及,就往前方的TAXI尾巴撞下去,機車頭全毀,好險有機車籃當緩衝(第一次覺得機車籃這麼重要),因此只是車殼部分需要更換,好辛苦的牽車到了最近的車行,心一橫,就把買給自己外套的預算拿來給車了><,恰巧,也是灰色的外套。
2004/02/09
海菲茲
望著窗外的天空,除了狂嘯的冷風之外,一片陰霾的灰蒙中,陽光從都市的夾縫悄悄灑下。帶著愉悅的心情,手中拎著陪伴我半個月的厚重風衣,打算讓心情曬曬太陽,去除霉味,出門的瞬間,迎面而來的冷風吹亂了一頭散髮,只得又披上大衣,戴上手套,拒絕接觸充斥在空氣中的冷空氣。
無奈,騙人的陽光。
海菲茲演奏舒伯特聖母頌,質樸、直接、卻單純而強烈,充滿感情、感性與個性。令人印象深刻。
無奈,騙人的陽光。
海菲茲演奏舒伯特聖母頌,質樸、直接、卻單純而強烈,充滿感情、感性與個性。令人印象深刻。
2004/02/08
過火
震耳欲聾的南管聲、鞭炮聲,肌膚貼著肌膚的人擠人,信徒閃耀著光芒卻又有些失焦的眼神,陣頭、儀式、煙霧瀰漫、連旁觀的我,頓時腦中一片空白。
姑且不論儀式與心理層面之間的關連性,這樣的場合竟讓我聯想起搖滾樂的演唱會。有相同的儀式元素、有相同的人群、有一樣的信眾,一樣閃著光彩卻略顯空洞的眼神、恍惚、離神、接近催眠狀態的境界。
人其實本來就不是理智的動物。認為自己可以理智的思考一切,基本上就是一件很不理智的事情^^。
姑且不論儀式與心理層面之間的關連性,這樣的場合竟讓我聯想起搖滾樂的演唱會。有相同的儀式元素、有相同的人群、有一樣的信眾,一樣閃著光彩卻略顯空洞的眼神、恍惚、離神、接近催眠狀態的境界。
人其實本來就不是理智的動物。認為自己可以理智的思考一切,基本上就是一件很不理智的事情^^。
公主徹夜未眠
我想養成洗澡時候聽音樂應該是超過一年的習慣了吧,因為911事件發生之時,我就是在浴室中收聽廣播聽到這則消息。
促成這個習慣背後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是因為,我太容易在洗澡時胡思亂想,回想工作上的事情,未完成的進度等等,結果不是導致洗澡時間漫長無效率,就是等到穿衣服時才赫然發現手上還有泡沫:P
今天天氣依然寒冷,尤其是綿綿不斷的雨,打濕了衣服,冷風透過衣袖上的濕氣,牢牢的黏附在身上,真是錐心刺骨的寒。洗澡是一種煎熬,期待熱水淋遍全身之後的快意,卻得先戰勝讓人捨不得脫去衣服的寒意。還好伴著我的是「公主徹夜未眠」。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帕華洛帝華麗煽情唱腔的版本,一開始的低沈浪漫,中段的豐富多情,加上結尾的高潮迭起,都讓我醉心不已。
普契尼的曲式是不是太過矯情呢?但高昂的男聲為我怯寒。「公主徹夜未眠」,我好想跳入劇中喔~~公主~~
背景音樂:杜蘭朵公主-「公主徹夜未眠」
促成這個習慣背後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是因為,我太容易在洗澡時胡思亂想,回想工作上的事情,未完成的進度等等,結果不是導致洗澡時間漫長無效率,就是等到穿衣服時才赫然發現手上還有泡沫:P
今天天氣依然寒冷,尤其是綿綿不斷的雨,打濕了衣服,冷風透過衣袖上的濕氣,牢牢的黏附在身上,真是錐心刺骨的寒。洗澡是一種煎熬,期待熱水淋遍全身之後的快意,卻得先戰勝讓人捨不得脫去衣服的寒意。還好伴著我的是「公主徹夜未眠」。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帕華洛帝華麗煽情唱腔的版本,一開始的低沈浪漫,中段的豐富多情,加上結尾的高潮迭起,都讓我醉心不已。
普契尼的曲式是不是太過矯情呢?但高昂的男聲為我怯寒。「公主徹夜未眠」,我好想跳入劇中喔~~公主~~
背景音樂:杜蘭朵公主-「公主徹夜未眠」
2004/02/02
EVENT
感想一:如果參加EVENT卻無法配合舉辦有意義、獨一無二、和活動緊密結合的造勢、促銷,那就是白費功夫,浪費時間精力了。換句話說,顧客千里迢迢來到會場,卻發現內容和其他地方一模一樣,那還有什麼吸引力?
感想二:如果舉辦EVENT卻無法在交通、入場、人潮作有效的規劃安排,那麼即使顧客到了會場,仍然不得其門而入,或者由於人數激增大大降低服務品質,不但無法達成預期效果,反而造成負面印象。
結論:凡是不要只會東施效顰,舉辦活動不只是聚集廠商和聚集人群這樣白癡的事情。
感想二:如果舉辦EVENT卻無法在交通、入場、人潮作有效的規劃安排,那麼即使顧客到了會場,仍然不得其門而入,或者由於人數激增大大降低服務品質,不但無法達成預期效果,反而造成負面印象。
結論:凡是不要只會東施效顰,舉辦活動不只是聚集廠商和聚集人群這樣白癡的事情。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