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1

note-「以足投票」理論-三個城市的比較

一、三個城市的簡介
(一)Timisoara-“Together with you”

  Timisoara是羅馬尼亞通往西方世界的窗口,也是在1989年首先揭竿起義推翻共黨的城市。如同其他歐洲國家與城市,Timisoara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文意氣息濃厚,傳統文化保存良好。豐富的自然景觀與城市綠化,被譽為「花園城市」。
  市府的努力,是為了反應市民的希望:Information Hall-Information Hall中的各式先進措施與市民服務,顯示了城市對社會福利問題的重視。先進的GIS技術,則提供了市民在地籍、地政資訊方面完備的服務。此外市府亦致力於推廣公共關係與國際化。

(二)鄭州-Beautiful city of waterfront

  鄭州位於河南省,銜接中國橫向與縱貫鐵路,號稱亞洲最大的交通樞紐。地理與交通上的特色,非常適合開發IT與物流產業。
  配合中共的改革開放運動,重新進行全新的鄭州CBD城市規劃。黑川紀章的設計,在國際競圖中雀屏中選。設計方案引入了生態城市、共生城市、代謝城市和環形城市等先進理念,呈現過去、現在、將來的共生或時間的共生,重視人本、與人體環境。
  環狀城市區塊,外環為高層建築,中間是繞成一圈的是商業、服務區,正中央為六邊型聳立的鄭州賓館,行政中心及服務機構則為於區塊之外緣,以方便民眾利用。
  人工的「龍湖」,則發揮為新市鎮「點睛」之功能,湖水可供農業及工業使用、調節水位防洪、亦可為都市美化達到生態平衡,龍湖花園更提供都市中難得的綠地與休憩場所。

(三)Spokane

1. Great place to live
  位於華盛頓州的Spokane,是個湖光山色,非常美麗的城市。當地治安良好,非常適合居住。
2. Great place for business
  早期以伐木業及礦業為主要產業,近期則往高科技產業、重工業以及生化科技發展。
  當地有先進的Trade Center、設備完善的工業園區與便捷的交通運輸。近多所大學,培育出受過良好教育與效率高的勞工。知名的Davenport Hotel,則提供商務人士最佳的居住餐飲服務。
3. Definitely Downtown
  Spokane的生活便利性與娛樂設施也相當完備,Shopping Mall、各式優質餐飲旅館,文藝方面的設施如歌劇院、戲院等一應俱全,娛樂方面,除了優美的高爾夫球場之外,還有賭場等設施,為Spokane的夜生活增添風味。
4. Great place to raise a family
  Spokane的主要訴求是convenient、business與nature beauty,適合定居生活的城市。

二、「以足投票」之競爭優劣比較
  「以足投票」的理論,將影響顧客遷移行為與意願的因素,歸納為經濟機會、生活品質與寧適性、空間結構、財政結構與政策、資訊不確定性與風險以及遷移者特性等六項,再依此評斷以上三個城市之競爭力與優劣之前,必須先將幾個問題釐清。
(一)資訊不確定性與風險:
  由三個城市的介紹影片中所得到的訊息,是各個城市最重視,或是期望傳遞給外界的特色,是較為片面或不客觀的。不過依然可以由其中判斷出該城市的主要訴求與特色,作為參考之依據。
(二)遷移者特性:
  在「以足投票」的遷移因素之中,前四者為城市之主動因素 ,後二者為遷移者主動因素,其中尤以最後一項「遷移者特性」,對其他遷移因素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因為即使是相同的遷移要素(尤指前四項),其影響程度是因人而異的。亦即在不同的遷移者特性之下,會有很大的差異性。

  在評斷三個城市的競爭力時,由於部分資訊不足,無法逐項討論「以足投票」遷移因素,因此改為描述與探討該城市之主要特色。而遷移者之特性,則以我個人之特色為考量因素。

  此處以「加分」取代「得分」,係假設對三個城市資訊不足(影片中未提及)部分之條件相同。因此「加分」僅有「正分」,最高設定為「優異:+3」、「良好:+2」、與「普通:+1」。

三、結論
(一) 城市競爭力
1. 簡單的評比結果,以Timisoara得分最高。豐富的人文歷史特色,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整個城市給人的感覺是具有深度而親切。
2. Spokane雖然在各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但是總和的結果卻給人一種模糊而沒有特色的印象。缺乏城市的主要訴求與特點,是個容易讓人遺忘的地方。
3. 鄭州的城市規劃案的確令人耳目一新,但是自始至終多在描述當地環境與特色,如何適合工商業發展,鮮少提及市民在其中的「尺度」。
(二) 遷移要素之比較
1. 整體而言,生活品質與寧適性無論在出現次數與加分分配上,都佔了極高的比例。對該遷移者(我)而言,是很重要的關鍵因素。
2. 其他遷移因素並非不重要,而是在假定各城市先決條件相當下,「相對」降低對結果的影響力與重要性。

四、探討
(一)要素間之相關性
  由「以足投票」所提及的六個遷移因素來看,無論是城市主動因素、或是遷移者主動因素,最後關鍵仍在於遷移者的決策與行動。
  而正如同人們其他的決策行為一般,決策並不理智,有衝動而為、有被動(他人或外在影響)與慣性(惰性)。
  遷移要素縱然對決策有「正向」的影響,然而有時影響因素就如同摩擦力一般,靜摩擦力比動摩擦力來的大,必須超越「極限」才會引發遷移行為,而這種「極限值」是因人而異。有時又因人而存在著「關鍵」要素,只要滿足就可以引發遷移。
總而言之,城市主動的要素 和遷移者特性相關,而要素之間也存在明顯相關性,探討時應該同時考慮。
(二)空間結構
  經濟機會、生活品質與財政政策,可以就遷移目的地(T1,T2,…,Tn)及原居地(O)分別評估比較,屬於ratio scale。而空間結構討論的是城市間推拉的關係,蘊含「比較」的意義,如「距離」要素,探討的就是遷移目的地(T1,T2,…,Tn)及原居地(O)間的「距離」(T1 O,T2 O,…,Tn O),屬於interval scale。
在針對本次三個城市比較時,遷移者(我)並沒有把目前的居住環境考慮進來,因此評比時缺少空間要素間的比較。
(三)城市訴求
  城市行銷時的重要考量之ㄧ,就是行銷的對象:是遊客、市民或是工商業者等。想吸引的對象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訴求。因此如鄭州的宣傳影片,很明顯的行銷對象是以工商業投資者為主,缺少對遊客、市民的具體描述。

2005/10/04

note-城市競爭力(2)-上海

第一次變革
上海是一座水陸城,位於長江口與中國海岸線中點。1843年開放五口通商時,被當時的歐美選為向亞洲發展的總部地點。西方資本主義的進駐,帶來了繁榮與國際化,但同時也使的上海成為中國貧富差距最大的城市。

英屬地為主的十里洋場,是娛樂的重心,百貨公司、電影院林立。法屬地如霞飛路,梧桐樹、花園與建築物之間形成了空間上的層次感,企圖重現巴黎的生活品味。當年的許多豪宅大院,至今則成為高級賓館,別有風味。「花園里弄」專指花園洋房,為少數富有的中國人居住。「石庫門」則是後期為了因應人口增加及有效率利用空間而大量建造的一般住宅,除了聯立建築所形成的獨特聚落之外,穿插在其中的中國建築元素,如儀門、石門框等,更增韻味。

石庫門

第二次變革
1949年共產黨掌權上海,設法將上海由西方資本主義的陰影之下,轉化成具有生產與社會主義色彩的工業化城市。

黃浦江沿岸的船墺船廠林立,成為新的城市景觀。,同時興建工人住宅-曹陽新村,提供工業化所必要的大量工人居住。寬敞的生活空間,舒適的居住設計,將現代建築的理想充分展現。然而理想畢竟與現實有很大的落差,隨著與日遽增的大量人口湧入,建築所需的空間與資金都無法負荷,因此之後的「二萬工房」與「工人新村」,則是採較單調的集合住宅形勢。

總歸來說,自共黨執政起,上海的城市建設幾乎停擺了整整五十年。除了蘇聯為了示好而為中國設計(建造施工為中國人)的「上海展覽館」。

充滿蘇聯新古典主義色彩的上海展覽館

第三次變革
鄧小平上台之後的改革開放新路線,不但引進外資,同時開放土地自由買賣,使的上海成了自深圳之後,第二個呈現城市新面貌的都市。

位於虹橋的上海太陽廣場,是中國第一個由外資開發的案例。之後往如開啟成功之鑰,迅速帶動整體蓬勃發展。台灣投資的SOGO百貨,目前的消費額是台灣的1/4,但是以目前成長的速度估計,五年後將會達到1:1的水準,此外由於中國是各大名牌的製造產地,而其他成本又相對較低廉,商機潛力無窮。

改革開放之後,交通是首當其衝的問題。「申」字形的高架路網,利用環狀部分串連市中心,縱橫貫線則銜接起都市與郊區的交通,裸露繁雜的高架橋結構,披附在城市的表層,但即使如此仍帶給市民「進步的」象徵。

高架路網在興建時,必須穿越許多老舊住宅區,政府公權力的執行的確頗受考驗,然而上海市府卻破天荒的在二個月之間完成五千戶的遷村計畫。
一、先建後遷:在浦東地區先建設好新社區,居住條件普遍為舊社區改善許多,一方面提高居民遷居的意願,另一方面也讓遷村速率加倍。
二、遷村之外同時開發浦東地區:上海百年的近代發展之下,原本發達的浦西地區已經逐漸飽和,跨越黃浦江的浦東開發,成為建設新上海的重要指標之一。

人性普遍追求偏安與好逸惡勞,而討厭變化與不安定感。然而歷經數千年封建保守的上海,卻在一個無法選擇的情況下(戰敗),就必須面臨極大的變革。她必須默默的承受這些外來影響,同時悄悄的改變著自己的個性與風貌。久而久之,她變的有彈性且容易接受變化,更能在不斷的變革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與方向。在某些層面,她似乎充滿了各種文化與歷史的痕跡,但是這種融合與難以區隔,卻更能展露城市的魅力與特色。

面臨日益變遷的外在環境,善變多樣的城市個性,不是更能順應順逆潮流,發揮城市無窮的潛力?

配合高架路網的遷村計畫,是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題。「先建後遷」,發揮的是規劃的能力,高速遷村效率,發揮的則是「公權」的展現。這又揭示了另一個常令人難以評斷的議題,在個人利益與群體利益間,究竟該如何權衡,而所謂的公權力,又應該如何抗衡,才不至於流於只是另外一群人的「特權」?

2005/10/02

人與狗


颱風夜前夕,在路邊看到有個流浪漢,拿起商家外面的狗食就吃,無辜的狗和訝異的路人,同樣吃驚的看著他吃了兩口,然後可能因為真的不好吃(狗食都是沒有調味料的),又將狗食放回去。

人奪狗食,是否意味著其實有些狗過的比人還要好?在這颱風夜,此時,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