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最主要的差異,還是來自材質本身的特性。每種材質的溫度、質感、色澤不同,而
受限於材料本身的特性(例如硬度、延展性等),他的加工方式也不一樣。有的可以用
捏的 用拉的、用敲或用塑的,有的是無中生有(加法),或是先有了一塊再去挖洞
(減法)。而硬度不同,加工工具就不一樣。從手指到金剛砂、鑽頭、鐵鎚才能操作
等,這些限制,導致每種材質,本身先天差異,在創作者的運用上,會產生他們常說
的,材料本身的表情。
例如文藝復興時期居住在義大利半島上的藝術家們,使用當地富有的大理石雕刻出完美
人體,材質的溫潤、細緻與紋路,傳神的傳達了肌膚的肌理,與服飾的柔軟與透明度。
18世紀的藝術家,以黏土加上青銅翻模的方式做創作,青銅的厚重與表面明顯、粗曠的
鑿痕,傳達的是藝術家澎湃的熱情與強烈的情感等等。
20世紀以來,由於工業的進步,除了發展出更多的材質之外,加工方式也有很大的突
破。原本粗重的金屬材料,可以透過更具威力的工具,發揮出其延展性,成為更多樣而
富有變化的產品,而塑膠材質表面的光滑、色彩豐富與極高的可塑性,更為藝術家帶來
更多的發展空間。
材質之所以讓人著迷之處,除了本身的多樣性之外,不同材質間的交互應用與處理,更
是造型藝術最具深度之處。無論是材質交界處的處理、線條等等,都可以看出藝術家的
功力所在,而在其他建築、室內設計與工業設計範疇,材質的靈活運用,更能使的建築
物或產品本身更為迷人。
最後堤到的是材質的「在地性」。古代的人們難以取得遠處的材料,因此「就地取材」
似乎是最為直接的作法。但時至今日,材料的取得已經不再困難,使用在地材料的意義
反而被賦予其他使命。例如一些具備歷史意義的建築物,會使用當地的石材傳達歷史背
景。而除此之外,在地材料在某種層面看來,也可能是最能適應當地氣候環境的素材,
例如古早台灣本土建築中大量使用的竹筒與紅土等。
要成為一個面面俱到的造形藝術家,對於各種材質的特性、加工方式、限制與發揮極
限,都應該要具備各種知識,如此才能在創作時對於各種材料靈活搭配運用,正所謂巧
婦難為無米之炊,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該面面俱到。